北京的一位家長說,她的女兒,作文的邏輯性等各方麵都還可以,但就是想象力差,文字有點兒幹巴。老師每次批改作文,都要寫上“想象力欠佳,文采也有待加強”一類的話。而大家知道,想象力與文采,已被明確列入了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之中。換句話說,這已不是無傷大雅的一般問題,而是涉及分數高低的嚴重問題。家長為此急得坐立不安,與女兒的老師交流了幾次,似乎也無幫助。怎麼辦?這位家長寫道:
有一天,我看見女兒在電腦前笑得前仰後合,湊過去一看,原來女兒正在看網上的一些“爆笑網文”。原先我是從來不看這些東西的,這天我也饒有興致地看了幾篇,發現這些文章的一大特點,就是想象豐富,天馬行空,且大多文采不錯。我不由心裏一動:何不用此為“教材”,改改女兒的毛病呢?
於是,我便將網上一些文章的題目抄了下來,布置給女兒,讓女兒寫。記得有什麼“北大殺豬係招生簡章”、“崔永元采訪本·拉登”、“北宋時代的新聞聯播”、“唐僧解說世界杯”等。女兒一看題目就樂了,就有了寫的欲望;寫完後再打開電腦,看看人家是怎麼寫的。這樣一來二去,女兒的想象力和文采居然都大有長進,連她的語文老師都奇怪我是怎麼輔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