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孟憲華的家長,講到她的孩子的英語成績從2分到131分的飛躍,一個關鍵的步驟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長身上——為孩子去學外語。她寫道:

我的孩子劉鑫小學畢業了。一天,他帶回來結束小學生涯的最後一張成績通知書,臉上一副懊喪,卻又不太在乎的神情,我拿過來一看,語文、數學勉強還能及格,英語才得了2分,即使按過去一度實行過的5分製來算,也沒有及格,況且現在實行的是百分製。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想責罵他,可話到嘴邊又止住了。我知道,他在小學三年級時曾因病住過一個月的醫院,學習上受到了影響。語文、數學我和他爸還能給他補課,而對英語就傻眼了。我們兩口子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怎麼能給他輔導呢?

劉鑫上中學後,因基礎不好,對英語不感興趣,上課聽不進去,有時還逗笑。得知孩子的情況,我心裏很著急,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下定決心,為了幫助劉鑫學外語,我也要從零開始學英語。

從零開始學英語,談何容易。為此,這位可敬的母親請老師教,請朋友講,請孩子教,自己自學。她寫道:

我學英語,說起來容易,而做起來實在是不太容易。我每天在單位工作很繁忙,下班後還得買菜,幹家務,所剩的時間確實不太多,再說,40歲的人了,精力和記憶力哪能與自己年輕時相比。我對英語一竅不通,哪能知道孩子在學習上的具體情況,更談不上對孩子有些具體幫助了。我先是求朋友教我用比較快的速度學會了26個字母,學會了國際音標。至於英語單詞,我規定孩子將每天學習的英語單詞教給我。這樣,每天孩子教,我學,學會了互相考,從而引起了孩子學英語的興趣。我還將一些有關學習的格言講給他聽。如“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等。有些比較淺顯的格言,我還求朋友譯成英語,教會孩子後貼在牆上,讓孩子抬頭就能看見。

家長為了孩子這麼苦學外語,除了在精神上對孩子有一定鼓舞作用外,在學習上又有哪些實際幫助呢?這位家長說,學了英語後,至少在學習上可為孩子提供以下幾點幫助。

其一,與孩子進行簡單對話,幫助孩子創造語言環境。這位家長寫道:

我知道,學外語應該創造一個語言環境,這樣能事半功倍。我雖然不能為孩子提供一個理想的學習外語的環境,但也要盡量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哪怕能做到百分之一也是好的。於是,我與孩子約定好,一些簡單的生活用語,像“sitdown, please”(請坐)等,凡是能用英語說的,盡量用英語。有時學完了一段,我也用英語問他:“Doyouunderstand?”(你聽懂了嗎?)他總是回答:“Yes, Iunderstand。”(我明白了。)每到周末,我與孩子總要搞一次簡單的英語會話。到那時,我總是嚴肅地用英語說:“Westudythedialogue today。”(今天我們學習對話。)孩子要是學習得好,我就說:“That’sfine。”(好得很)。用這種方法來引導他對英語的注意,提高他的學習興趣。

其二,為孩子做一些“後勤保障”工作。例如,為孩子製作英語單詞卡片,為孩子購買有關英語學習的書刊等。

其三,與孩子一起收聽、收看英語講座。電視台播放的英語講座,有些節目程度並不深,完全可以聽懂、看懂。

這麼堅持了一學期,結果如何呢?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考試時孩子考了全班第7名,英語成績也達到131分。從原來的第25名到第7名,從2分到131分,這是一個多麼大的飛躍啊!

如果僅是為了孩子去學外語,學習的內容和方法,也可自己選擇。比如:其一,可以同上麵那位家長一樣,從26個字母、國際音標學起,目的是實現從不會到會的飛躍。

其二,僅限於學一些簡單的口語。這比較適合原來英語有一些基礎,但差不多都忘光了的家長。

其三,僅限於與孩子一起在網上學英語。網上有不少有關英語學習的站點,家長可與孩子一起瀏覽。這比較適合對計算機感興趣的孩子。不過,這要求家長在英語方麵有一定基礎。

其四,和孩子一起做英語試卷。這等於是家長當孩子的同學,與孩子一起“競爭”。這比較適合原來英語有一定基礎的家長。

家長為孩子去學外語,其目的無非是把孩子帶動起來,如同田徑比賽中的領跑一樣。因此如果覺得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學;如果沒有把握,就不如采用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