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菊英女士不僅十分注重孩子的學習,也十分注重孩子的體質。措施之一,就是帶著孩子從小晨跑。這位母親說:
從樂樂6歲開始,我帶著他跑步,每天3000米,相當於標準跑道的7圈半,我不知道有多少大人能跑這麼長,而且是每天堅持,至少,我原先也就隻能跑兩三圈的樣子。現在帶著孩子跑,我得做榜樣。跑到行程一半,在迎賓湖文化長廊走30米,算是休息,然後我們繼續跑步返回家。早晨6:00起床,6:15出門,6:23到迎賓湖瀑布腳下,6:50跑步到文化長廊,7:00到台階處,7:10前到家。幾乎每天如此,當然,我們都是慢慢地跑。
這麼小的孩子,每天要爬起來跑步,當然不容易堅持。趙菊英女士說,為此她采取了以下措施。
措施一,榜樣示範法。每天鬧鍾一響,我們立即從床上起來,從不賴床,家長陪同。除特殊極端天氣,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措施二,全民比賽法。每天爸爸、媽媽和孩子三人比賽,看誰起床動作迅速,看誰能堅持原則不當逃兵,表現好的可以得到一麵流動小紅旗。
措施三,精神鼓勵法。當孩子早上起床後,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會及時表揚鼓勵孩子,擁抱孩子,親吻孩子,甚至有些誇張地表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親情,感受到家長對此很重視!
措施四,激將法。如果有一天情況特殊,孩子有可能到第二天早上賴床,我們提前打預防針。“樂樂,今天出去吃飯睡覺晚了,明天你可能起不來了,我和爸爸去跑,你就不跑了,好嗎?”“哎呀,今天太累了,明天你可能累得起不了床,不跑了吧?”“不就一麵小小流動紅旗嗎?不得了唄!你也得了很多次,別起床了吧?”“常勝將軍,明天起不了床了吧,紅旗該我們得了吧?”這時候孩子馬上表態,第二天保證能起床,小紅旗誰也別想得到,他要第一個起床。事實證明,他能起來。
措施五,講理法。有時當孩子的確不想起床時,我們會給孩子講道理,耐心地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一般情況下,別看孩子小,其實講道理孩子還是能聽進去的,我們大人不能用我們慣用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孩子,孩子雖然小,還是很講道理的,能聽懂道理,能判斷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