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參加課外輔導班不宜超過3個月(1 / 1)

韓國一位“學習之神”的母親金美淑認為,孩子可以上課外班,但時間最好別超過3個月,否則負麵效應就會顯現。她說:

到了初中一年級下半學期,我覺得必須得讓孩子把重要科目吃透。可是那時,一山市的課外輔導還不大盛行,所以我隻能根據小區的戶外廣告,讓孩子參加課外輔導班。一個中年婦女負責教學生英語和數學,開始的時候成泰似乎有些興趣,但很快便顯現出了倦意。

這個輔導班成泰隻堅持了兩個月便告一段落了,因為成泰對此沒多大興趣。不僅如此,我也考慮到一旦在課外學得過多、過快,在課堂上成泰反而有可能失去聽課的興致。

隻要不是為了備戰知識競賽,我個人是不讚同無條件更快、更多地接受課外輔導的。在上課時間集中精神聽講是學習的根本所在,但一旦把預習式的課外輔導進行到超出必要的程度,孩子很可能就會對上課失去興趣,他的注意力也隨之減弱。如果是一個散漫的孩子,情況則更為嚴重。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基本上是以能保證成泰跟得上學校的教學進度為標準,讓他參加課外輔導班。

在兩三個月時間內,我曾持續不斷地把成泰送到課外輔導班,但參加一個輔導班的時限不會超過3個月。參加輔導班之初,成泰有了點學習的模樣。也許是他私下裏已經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但過了兩三個月之後,等到他跟輔導班的同學們混熟了,也適應了輔導班的生活,他的耍滑偷懶的本性便開始慢慢暴露出來。當時的成泰十分快樂,也非常貪玩兒。一般的孩子,在忽然發現自己玩兒過了頭誤了參加輔導班的時間,大都會撒腿跑向輔導班。但成泰卻絲毫感覺不到緊張,繼續自己原來的遊戲。複習在輔導班學習的內容,當然更是一件無法奢望的事情。

一旦感到成泰的學習成績停留在原地踏步狀態,我便會讓他換一個輔導班,或者過一段時間再說。在中學時代,成泰曾換過好幾個輔導班,而每當換一個輔導班,他的學習成績便總是有所提高。

這位母親說:輔導班的老師為了留住學生,開始時往往會賣力一些,這也是人之常情,3個月就換個班,從經濟上講也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