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認為給小孩子立規矩,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因為給孩子立規矩,不過是簡單要求不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其實不然。由於孩子還小,記憶力、自我控製能力等都有限,也許你前腳給孩子立規矩,後腳他就忘記了。即使他沒忘記要守的規矩,可能會由於自我控製能力較差,經不起誘惑等原因,會破壞規矩。所以,給孩子立規矩,父母們應該要講究一些技巧,既要設法讓孩子懂規矩,明確告訴他具體的行為標準是什麼;又要用一些小妙方,讓孩子守規矩。
如你讓孩子好好吃飯,他偏不好好吃。此時,你要怎麼辦?應該怎樣解決?
從孩子出生時,就應該給孩子立規矩(1)
時下,很多父母都會認為孩子還小,要等到孩子長大懂事之後,再給孩子立規矩也不晚。其實,從孩子出生時,爸爸就應該開始給孩子立規矩。因為規矩立得越早越好,而如果立得晚,對於孩子與父母來說,規矩不再是教育,而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場戰爭。
可以說,無論自家的孩子是什麼樣的,當爸爸的都要重視其早期教育,特別是給孩子立規矩,越早開始越好。因為立規矩不是簡單要求孩子不做什麼,應該做什麼,而是設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人交際的習慣,學習習慣。所以,爸爸們需要學習如何給孩子及早立規矩。否則,你就會後悔不已。
紅紅現在8歲了,每當看著不懂事的紅紅時,紅紅爸爸就特別後悔:“怎麼沒有給她早點立規矩呢?”
像所有獨生子女家庭一樣,因為家裏就這麼一個孩子,又是女孩子,紅紅父母就一直沒怎麼管她,凡事依著紅紅的性子來。如果紅紅說,今天不想去幼兒園,紅紅媽媽與爸爸絕對不會強迫她去。因為在紅紅爸爸眼裏,這麼小的孩子,沒必要立規矩,否則,孩子約束太多,沒有自由,不利於其個性發展。
紅紅愛睡懶覺,早晨總愛賴床不起。於是,爸爸就給紅紅老師打電話要晚到一會兒,理由不是自己不舒服,就是紅紅身體出了點問題。就這樣,紅紅可以放心地睡懶覺了。
後來,紅紅上小學了,學校紀律比較嚴格,要求必須在早晨7點半到校,此時,紅紅爸爸才發現,紅紅已養成了睡懶覺的習慣,成了起床特困戶。
為了糾正紅紅的這一壞習慣,紅紅爸爸與媽媽想了很多辦法,如給紅紅床頭擺了一個十分漂亮可愛的小鬧鍾,並規定:不早起床,不讓她看動畫片,不帶她去公園……可讓紅紅爸爸媽媽頭疼的是,不論用哪種方法,都沒有太好的效果。無奈之下,紅紅爸爸就隻好將紅紅從床上拽起來,孩子呢,就會因此大喊大叫,表達她的不滿。而紅紅爸爸見孩子總這樣衝自己喊叫,有時候真恨不能揮手給她一巴掌……可又舍不得。
毫不誇張地說,每天叫紅紅起床,已成了紅紅家的一場戰爭與博弈。爸爸媽媽每次叫紅紅起床,都要叫上很多遍,費盡口舌。
“怎麼改正孩子的壞習慣呢?照這樣下去,自己早晚有一天會崩潰的!”紅紅爸爸向我請教道。
家裏有一個不能按時起床的超級懶寶寶,每一個爸爸都會與媽媽一樣著急。但在著急的同時,爸爸反省過嗎:這一切是誰造成的,又是怎樣造成的?
事實上,不止睡懶覺,孩子身上所有的壞毛病,都是因為父母們沒給孩子早立規矩而造成的。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0~2歲時隻是去享受愛孩子的感覺,與孩子嬉戲、玩耍,不願立規矩,等到2歲以後,父母覺得孩子突然變得不好玩了,不聽話了,甚至開始與自己對抗了。
當這些父母感覺孩子太過分了,超越了所有的界限時,才想給孩子劃定界限,立規矩。但由於在此之前,父母給孩子太多的自由,此時,給孩子立規矩,孩子要麼習慣了隨心所欲,不受規矩約束,總是我行我素;要麼以哭鬧反抗,父母說什麼都不聽,說什麼都會對著幹。由此可見,發現孩子有行為問題時,再給孩子立規矩,就已經晚了。
當然,晚立規矩,還會導致一種後果:父母因為孩子的對抗,而處罰孩子,有些孩子並沒有因為受到處罰而改變不良行為,而是依然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我行我素,於是,一些父母,特別是爸爸們,情急之下不禁對孩子動粗,但卻因此導致孩子更加叛逆。
從孩子出生時,就應該給孩子立規矩(2)
給孩子立規矩,最好是從孩子出生時就開始。對此,相信很多父母持相反的意見。因為在他們看來,新生兒除了吃和睡,沒其他能力,而且還什麼都不懂,這麼小的孩子需要給他立什麼規矩啊?
如果你也抱有這樣的想法,那你就out了。因為新生兒雖小,卻同樣需要為他立很多規矩。
(1)早立規矩,讓孩子形成有規律的生活,有利於他的智力發展通常,那些智商高的孩子在小時候,都睡得好,不僅睡眠有規律,而且睡眠質量也比較好,而睡眠好有利於神經係統的發育。
相反,長大後有多動症的孩子,在嬰兒期多有不規律的睡眠習慣。因而,有心理學家認為:多動症不是行為問題,是神經問題。
多動症為何跟睡眠不好有關聯呢?通常,孩子在出生8周後,每天晚上就能睡8小時。此時,爸爸應該給孩子建立按時睡眠或獨立睡眠的規矩。要知道,孩子沒有良好的睡眠規矩,到三四歲的時候,就可能引發多動症。而有多動症的孩子,大多不能集中精力做事情,不能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