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用自己的行動誘導孩子的勞動熱情(1 / 1)

帕特麗婭是美國兒童作家,下麵是她對兒時的回憶:

我的父親從我記事起,就熱愛勞動,每天早上,我和姐姐還在睡覺,父親就起床了,把該做的家務做完才去趕著上班,看到他精神充沛的樣子,我和姐姐對勞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從八歲起,我和姐姐就開始幫父親印簡報。

我和姐姐住過的那個房子的最後一間過去許多年一直是父親的辦公室,我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要折、裝、貼、郵寄教堂的信,印刷和裝訂簡報,接聽打給教堂的電話。我們學會了在期限到來前完成任務,把房子打掃得幹幹淨淨,漂漂亮亮。做簡單的工作,使用辦公設備,接待客人——讓他們感到受到了歡迎,在成人生活環境中發揮作用。我的一個朋友仍然記得,她見我在高中就已知道如何幫助父母幹家務,對我如何利用課餘時間替饑荒家庭打零工掙不少錢表現出驚羨和佩服的表情來。我的姐姐——現在是一個銀行家,還全身心地投入到辦公室的日常事務中去幫助解決爸爸辦公室中的難題。

像較早時候談論兒童與勞動的曆史時所看到的那樣,幾個世紀以來,孩子們通過在父母、雇員身邊勞動,學會了在成人世界發揮他們的作用,然而現在的孩子在他們自己長大成人之前,很少有在成人工廠工作的經驗。

我們都知道孩子能照看小孩,修剪草坪,可是他們還可以做很多其他事情。

帕特麗婭在自己的書中寫道:

一個男人開了一家公共關係公司,女兒一有空就幫爸爸裝訂東西。

一位律師在他的法律圖書館裏教他的女兒如何整理書籍。

一對夫婦開了一家幹洗店,女兒則在放學後為父母出去分發傳單,為他們的第二家分店做宣傳。

安妮的父親是個農民,安妮經常幫爸爸去“查看田地”,割去雜草,她回憶道,“可是父親付給我們工錢而不是給別人,因此我們有了上大學的錢。”

一位一年級的教師每個季度開始的時候,都讓她上中學的孩子們在教室裏設計和布置新的黑板報。

一位作家朋友給她那電腦般聰明的女兒付一定費用,讓她檢查手稿的拚寫,打印並裝訂最後一稿,然後寄出去。

一個小商店老板女兒管理通訊標簽,並在每個月末結賬算錢。父親微笑著說:“她比我過去犯的錯誤少多了。”

看看你的家,辦公室,你就會知道是你平時熱愛勞動的習慣使得你的孩子這麼樂於做家務的,雖做的欠齊整,卻很幹淨,是精心做過的。

帕特麗婭發現那些幫助父母做事的孩子同時也了解了有始有終做事的重要性,看到父母不斷克服困難,親眼看見工作場所的日常程序,然後通過觀察父母的所作所為,更好地理解他們父母是什麼樣的人。米麗亞姆·克恩是兒童心理學家,對此表示了相同看法:“當孩子從事家庭勞動時,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明白這意味著負責任。”

這不僅僅能培養孩子對勞動產生熱情,父母也會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