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善企業內控的機構設置和製度。建立健全企業的內控體係,合理設置企業內控機構,製定科學合理的企業內控製度,才能保證企業內控工作有效的實施。特別是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在管理層次和難度上都比較大,信息量與構成也比較複雜,必須建立專門的內部控製管理部門,對企業內部信息進行深入的調查和分析,找到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內控工作。
3.合理設置法人治理結構與監督體製。合理的設置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避免權力交叉影響企業內控的實施,使管理層的各個職位人員之間能夠相互製衡和監督。完善內外部的監督體製,外部加強政府和相應監督機構對企業的監督,統一標準,合理規範的分工和協作,提高監督從業人員的素質,有效的對企業實行外部監督;同時完善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強化內部監督工作,提高審計獨立性,重視過程監督,確保企業內部監督工作的貫徹落實。
4.加強企業內控工作的貫徹落實。建立了內控機構,製定了內控製度,還要確保內控工作是否嚴格按照規定在執行,否則內控工作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要充分發揮各個部門的作用,相互配合與協調,為貫徹落實內控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4]。將內控工作的各個環節和相應程序進行係統歸納,使其具有明確的導向,方便對企業內控工作進行監督與考核。嚴格按照相關的製度和法規對內控管理工作進行實施,確保每個環節的準確到位,提高內控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5.處理好企業內控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係。一些企業管理者認為企業內控隻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利於企業的發展。這種想法是片麵的,在實際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要正確處理企業內控和企業發展的關係,不要讓過於嚴苛的內控製度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束縛企業的發展活力,而是要在適當的範圍內,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總結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建立和完善企業內控體係勢在必行,但這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在推進企業內控建設時要借鑒國際先進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時充分結合我國本土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製體係,強化企業防範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提高企業整體的管理水平,為企業應對國際競爭提供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玉廷.全麵貫徹實施企業會計準則積極推進企業內控體係建設[J].財會學習,2007(12):13-15.
[2]張亞賢,李曉麗.企業內控體係建設的八大關係剖析[J].財政監督,2011(8):57-58.
[3]張彥濤.淺議中國企業內部控製體係建設的發展思路[J].中國外資,2012(11):189+191.
[4]曾博.中小型國有供水企業內控體係建設初探[J].企業技術開發,2010(7):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