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前大學生企業就業觀呈現的問題及應對策略(1 / 2)

當前大學生企業就業觀呈現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智庫

作者:杜軍

摘 要:當前大學生就業觀呈現的基本問題有大學生自主就業意識還不夠清晰;有自主創業激情,但是對自主創業的難度把握不準;基礎服務意識薄弱。針對此三項問題,本文建議各高校可以通過開講座、開就業指導課、聘請專家授課等方式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觀容易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觀;問題;策略

大學生就業觀是指大學生通過專業知識、素質能力、就業知識的學習和實踐,從而形成對職業目的、職業意義以及擇業方式的根本態度和觀點。它是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期望、認識、方法和態度,既體現了大學生的職業理想,又具體體現了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觀呈現的問題

1.自主就業意識還不夠清晰。我國當前的教育實施的是大眾化教育,我國曾經的教育模式是“精英教育”。在精英教育期間,國家的就業政策主要是“國家分配政策”,即,大學生畢業後由國家根據要求統一安排學生的工作。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階段轉向“大眾化”階段後,由於大學生和社會需求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改變,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超過了社會需求的人數。即使是國家編製內工作,也不再是通過國家分配,而是通過自己投簡曆,報名,參加公開招考進入。今天的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時候,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等著分配,被動分配,而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工作機會,在尋找工作的時候,不能單單隻看國家編製內的工作崗位。所以,當前大學生在就業時應該認清當前就業形勢,改變就業的觀念,增強自主就業意識,通過努力在各個崗位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滿意的工作。

2.有較強的自主創業意識,但是對自主創業的困難性沒有清醒地認識。在給大二學生做一個創業培訓講座的時候,我通過調查發現,同學們對畢業後自主創業非常有興趣。他們願意創業,他們也覺得創業能使他們工作有激情。大學生願意自主創業是一種主動就業的行為,體現了就業問題上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國家越來越重視大學生自主創業,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學校也給予鼓勵,提供創業教育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育。社會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擁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就應當麵對挑戰、把握機遇,在創業的道路上挑戰自我和實現自我。但是創業是非常艱難的。創業者首先要具備創業的基本素質,例如統籌規劃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分析策劃能力、敏銳的市場洞察能力和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的能力。雖然大學生每年的創業人數都在增加,但是大學生自主創業並取得成功的案例數量卻少之又少,不能起到好的引領作用,加上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曆缺乏、實踐技能欠缺、資金不足,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都不夠強烈,自主創業屢屢受挫。

3.基層就業意識比較單薄。這幾年來,國家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幫助大學生及時就業,推出了“誌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等一係列政策鼓勵大學生投身基層建設,這幾項措施可以鍛煉大學生的工作能力和吃苦精神,可以為邊遠山區和西部地區輸送高知識高技能人才,促進西部的發展。這是一舉兩得利國利民的良策,但是在同學和家長中的認可度卻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