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2 / 2)

通過以上三個方麵對城鄉居民個人收入產生差異原因的分析,我們得出如果我們要縮小城鄉收入的差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考慮。

第一,不斷加大國家對農業支持的力度,在財政、稅收和其他方麵進一步地向農村傾斜,繼續完善並加強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購置大型農機具補貼的政策來增加農民收入。政府通過提高固定資產投資、預算內資金和信貸資金用於農業的比重,一方麵鞏固農業基礎地位,提高產出水平和競爭力;另一方麵為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環境。政府一般服務支持還包括對農業科研、教育和推廣體係建設的大量投入支持。發揮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有效調節功能,使國民收入分配適當向農業和農民傾斜,建立新型的農業與國民經濟的關係,形成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新機製,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是解決城鄉收入差距問題的又一根本舉措。 此外,努力發掘農業內部的增收潛力,提高糧食生產的收益,多種方式、多個渠道地提高糧食的產量,進而增加農民的收入。按照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因地製宜地調整和優化農業的生產布局,大力發展特色明顯、品質優良的優勢農產品,擴大養殖、園藝等綠色食品的生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逐漸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優勢農產業。

第二,政府要下力氣大力辦好農村的教育事業來提高農民受教育的程度。政府要促進城鄉的教育公平,要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不僅有文化、懂技術,還要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我們要鞏固農村義務教育的普及成果,要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促進城鄉義務教育持續均衡的發展。在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供給的同時,政府要下大力氣搞好農民的技能培訓,特別是一些實用性較強的技能培訓來增加農民的謀生手段。政府要通過各種渠道來加大農民的教育投入,提高農民的人力資本,縮小城鄉之間的人力資本差距,以此來減少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

第三,政府要從農民最根本的利益出發,建立和健全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製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界參與的最低生活保障製度和最低社會救濟製度,不斷加強政府反貧困的工作力度,逐漸滿足農村貧困群眾的多層次救濟需要。通過逐步縮小城鄉居民在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等方麵的差距來縮小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通過這一係列舉措的實施逐步而有效地增加農民的收入,不斷地縮小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從而實現城鄉居民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