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具有基層央行特色的廉政教育長效機製
工作研究
作者:杜彩雲
【摘要】當前,我國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麵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任務更加艱巨。努力建立和完善符合客觀規律、長期有效且具有製度剛性的反腐倡廉教育長效機製,是有效應對反腐敗鬥爭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的重要途徑。人民銀行作為我國的中央銀行,擔負著製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提供金融服務三大職能,宏觀性和社會性職責進一步突出,在支持社會經濟穩健發展,實施宏觀調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迫切需要針對反腐倡廉教育現狀,改進方式方法,構建具有基層央行特色的反腐倡廉教育長效機製,為中央銀行高效務實廉政履職提供保障。
【關鍵詞】廉政教育 機製建設
一、人行係統傳統反腐倡廉教育的局限性
建立反腐倡廉教育長效機製,必須正視和解決現行反腐倡廉教育存在的局限性。目前看,主要表現是: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一是主動開展廉政教育的積極性不夠。長期以來,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人民銀行比地方部門相對管理規範,員工與社會的交往接觸相對較少,自覺不自覺的在思想上形成了相對封閉的模式,認為人民銀行製度健全,管理規範,風清氣正,反腐倡廉教育應是社會其他部門的事情,習慣於“等、靠、要”,主動開展廉政教育的積極性不夠。二是基層支行業務的萎縮,無形中衝擊了對廉政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從基層支行業務發展看,監管職能分離、發行庫撤並、會計、國庫、統計業務的相繼上收等,致使縣支行的業務不斷收縮,風險環節相應減少,由此產生了“權力沒了、風險小了,責任少了”的錯誤認識,對加強廉政教育認為是小題大做,無事找事。三是對新體製下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的規律、內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麵的係統性研究相對滯後,教育理念與職能轉換不夠協調同步。四是部分同誌仍然存在抓業務實在,抓教育麻煩的心態,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有的開展教育不研究、憑經驗,缺少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和創新意識。
(二)工作體製有待進一步理順
一是基層行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協調不夠順暢。特別是從縣級支行看,監督機製改革後,紀檢監察審計室成立,但其工作人員僅僅是形式上的上掛,其人事關係、工資福利、工作考核等仍然在縣支行,監督機構和監督工作人員的權力和利益受被監督者控製,監督機構及其監督權仍然缺乏相對的獨立性和保障性,和改革之前沒有實質上的變化。二是反腐倡廉教育與業務處理協調部署不夠同步,對業務工作的指導保障相對弱化。有時業務部門過多強調業務特點,部門負責人“一崗雙責”履行不夠到位,“一手硬、一手軟”、“兩張皮”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日常工作中重業務和行政管理,輕反腐倡廉教育的現象依然存在。三是教育資源整合不到位。紀委、宣傳、組織、辦公、工會等教育資源基本上仍是各自為政,執行的是各自特定職能,教育的是各自特定的內容,缺乏溝通與協調,教育資源信息不能共享,整合不夠到位,削弱了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整體力量;加上對組織協調反腐倡廉教育的人員素質配備要求不夠高,使教育效能的整體發揮受到限製,難以達到和適應工作的要求。
(三)教育方法拘泥於傳統形式
一是受傳統觀念和慣性思維的影響,工作方式比較陳舊,廉政教育不分對象、不分內容,大多局限於搞封閉式教育,拘泥於小範圍、小圈子,關起門來搞。習慣於開會學習、傳達文件、宣讀報紙、聽輔導報告,以及組織大會發言等單向灌輸的模式,教育活動的層次感、針對性和感召力不夠強。二是創新拓展意識不強,具有央行特色的廉政教育資料積累過於單薄,行業色彩不夠濃厚。
二、突出特色,提升實效,準確把握構建廉政教育長效機製的關鍵環節
反腐倡廉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長期性工作,必須立足實踐,著眼長遠,突出特色,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準確把握關鍵環節,不斷提升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