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支持林權改革的做法及成效分析(1 / 3)

金融支持林權改革的做法及成效分析

專題調研

作者:白韶紅

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轄1區9縣,全市國土麵積4.5萬平方公裏,是雲南省國土麵積和林業用地麵積最大的州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林基地。全市林業用地麵積327.8萬公頃,占國土麵積的72.8%,森林覆蓋率68.6%,活立木蓄積量2.68億立方米。為立足資源優勢,使森林資源成為真正的“綠色銀行”,把林產業打造成富民強市的優勢特色支柱產業,普洱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作為破解林業發展難題,加快林業發展,落實“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林業發展方針的重要措施,在全麵完成集體林權製度主體改革的基礎上,深入推進集體林權製度配套改革,不斷發展壯大林產業,努力開創全市林業改革新局麵。普洱市金融機構努力破解林業融資難題,積極創新林業融資模式,加快推廣林權抵押貸款業務,不斷加大林業經濟發展的信貸投入,助推普洱林業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截至2012年末,普洱市林權抵押貸款餘額19.3億元,業務開辦以來年均增長50%以上,累計發放貸款51.1億元,經辦金融機構達9家,業務覆蓋全市10縣(區),貸款餘額連續五年保持全省第一。

一、金融支持林權改革的主要做法

2006年,一場以“明晰產權、放活經營、規範流轉、綜合配套”為主要內容的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在普洱拉開。2010年順利通過省級檢查驗收,確權率和發證率分別達到98.3%和99%。普洱市的“組織領導到位、工作隊伍到位、經費落實到位、宣傳培訓到位、督促指導到位、責任落實到位”的“六到位”做法,受到國家林業局,雲南省委、省政府、省林業廳的充分肯定,形成的“普洱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國得到推廣。

(一)深化改革,完善服務

一是建立林業管理服務體係和信息平台。截至2012年末,市級和10縣(區)均建立了林業管理服務中心,全市建立了5個木材交易市場;縣級林業管理服務中心設置4~6個服務窗口,下設林權登記管理中心、木材及林產品檢驗檢疫中心、林權抵押貸款服務中心、林業科技與法律服務中心和拍賣大廳,開展林權管理、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科技法律谘詢、木材及林產品運輸管理、林木采伐管理,以及收集、發布林權流轉交易信息和木材及林產品價格信息等業務工作,為廣大林農和企業辦理林權抵押貸款提供了優質、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務。二是規範和完善林權抵押登記手續。為加強對全市林權抵押貸款工作的規範化管理,普洱市製定了統一的林權抵押登記申請表、林權抵押登記他項權利證明書和林權抵押登記簿的格式和內容,有效解決了林權抵押貸款實際開展中的核心難題。

(二)製度先行,政策引路

一是出台《普洱市集體經濟林確權、流轉問題的若幹意見》和《普洱市集體林地使用權、非國有林木所有權流轉管理辦法(試行)》,明確森林資源資產流轉程序,規範林權流轉行為;二是出台《普洱市林權抵押貸款指導意見》,引導金融機構積極穩妥開展以森林資源資產抵押為核心的金融服務創新;三是根據《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改善金融服務支持林業發展和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雲南省銀行業林權抵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雲南省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林權抵押貸款管理,並結合普洱實際,製定林權抵押貸款的有關管理辦法和意見,完善林業社會化服務體係。

(三)加強協作,合力推動

一是建立了聯席會議製度,由林業、人行、銀監、金融機構、保險公司等多個單位組成的“普洱市林業金融服務聯席會議製度”,定期或不定期通報、會商、座談、調研,緊密配合,形成聯動格局,發揮合力;二是把林權抵押貸款作為重點推廣的農村金融創新產品,建立了林權抵押貸款和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專項監測報告製度,及時跟蹤、監測林業金融服務情況;三是加大宣傳培訓,把《林權抵押貸款簡明實用手冊》發放至基層鄉鎮林業站、農村信用社網點,同時,加大對金融機構、林業基層站所、林農和林企培訓,使借貸雙方進一步了解林權抵押貸款對象、條件、用途和貸款程序,為林權抵押貸款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四)試點探索,穩步推進

一是確定林權抵押貸款重點推進縣,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從2010年起,普洱市按照林權抵押貸款發展“全麵鋪開、重點推進”的原則,先後確定了景穀、思茅、景東、孟連4縣(區)作為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業務發展的重點縣,並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12年末,4個重點縣(區)林權抵押貸款餘額11.5億元,占全市餘額的59.3%。二是爭取政策性森林火災保險試點,分散和化解林業經營風險。雲南省政策性森林火災保險試點項目於2010年11月正式啟動。通過積極爭取,普洱市被列為全省5個試點州市之一,納入保險試點林地麵積4567.3萬畝,保險金額為400元/畝,保費以縣為單位按1‰的費率收取,即每畝統一投保0.4元。截至2012年末,全市繳納政策性森林火災保險保費1826.93萬元,共發生森林火災案件60起,受損麵積1.4萬畝,保險公司賠付金額574.47萬元。三是開展林權社會化服務體係試點,提高林權服務效率。2012年7月雲南省林權社會化服務體係試點工作在普洱市江城縣啟動,在縣級林權管理服務中心的基礎上,通過采取行政管理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整合金融、保險、林業資產評估等資源,搭建了以管理、交易、服務三大職能為主的一站式新型林業社會化服務平台,實現了“管理信息化、業務規範化、服務專業化、收費標準化、操作統一化”,既方便了群眾,又提高了效率。

(五)創新機製,靈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