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如咽喉炎,扁桃體炎等)。
預防措施
防止呼吸道感染,加強鍛煉,增強小兒抗病能力。
改善居住衛生條件,避免寒冷潮濕。
早期診治鏈球菌感染,並且治療要徹底。
去除慢性感染病灶如齲齒、扁桃體炎、中耳炎等、扁桃體摘除術前術後應用青黴素預防感染。
風濕熱患者應長期應用抗菌素(如長效青黴素)預防鏈球菌感染。防止心髒繼續損害和風濕熱複發。
急性期病兒要積極係統治療。
九、小兒高血壓
新生兒血壓大於12/8 kpa(90/60 mmHg);嬰幼兒大於13/8 kpa(100/60 mmHg);學齡前兒童大於15/9 kpa(110/70 mmHg);學齡兒童大於16/1l kpa(120/80 mmHg)為高血壓。常見的原因有腎髒疾病,主動脈縮窄、大動脈炎、嗜鉻細胞瘤等。原發性高血壓少見,多有家族史。
患兒表現
平時無自覺症狀,偶然的機會才發現血壓有輕度升高。
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眩暈、視力障礙、抽風、偏癱、失語等(高血壓腦病)。
氣急、紫紺、呼吸困難、浮腫(心衰)。
多汗、心悸、心動過速、體重減輕(嗜鉻細胞瘤)。
軟弱、肥胖、多毛、皮膚癜斑(皮質醇增多)。
血壓高於正常,下肢血壓可能測不到。
眼底檢查出現高血壓改變。
尿常規、腎功能、靜脈腎盂造影、腎動脈造影、腎超聲等檢查可有異常改變。
治療辦法
休息。
通過利尿達到降低血容量繼而降壓。
擴血管,能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壓。
病因治療。
護理要點
輕度高血壓可適當活動,出現心、腦、腎合並症或高血壓危象時要絕對臥床休息。
解除思想顧慮,情緒不要過度緊張或興奮。
低鹽低膽固醇飲食,適當控製體重,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肉。
按醫囑吃藥打針。
預防措施
日常飲食不要給過多鈉鹽。
控製體重過度增長。
避免過度緊張或精神刺激。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
經常測血壓,親屬中有高血壓病人者,要注意測血漿膽固醇(血脂)等。
心血管係統是人體一個非常重要的係統。心髒就象一個泵,血管就象渠道,把心髒源源不斷泵出的血液送往全身各處進行營養物質及氣體交換後再流回心髒。心髒、血管一旦被疾病損害,就會對全身產生嚴重的影響。小兒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先天性心髒病,其產生多因母親懷孕早期受到病毒感染,服用某些製畸藥物及接觸過量的射線等所致。由於先天性心髒某一部分畸形而造成血液的異常流動,便會影響孩子的生長和發育,甚至導致孩子的夭折。先天性心髒病溜療除適當年齡的根治性手術外,家庭日常護理也非常重要。
風濕性心髒病,心肌炎和各種心律失常在小兒也很常見。各種心血管疾病的晚期或治療護理不當都可以引起嚴重的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這時治療起來就十分困難了。
(第十節)骨骼係統疾病
一、急性化膿性關節炎
本病是化膿菌引起的關節炎症。主要發生於嬰幼兒時期,膝關節、髖關節、肩關節等大關節易受侵害,其發生與骨髓炎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症有密切的關係。
患兒表現
病變關節腫脹、不讓碰,肢體活動受限,患肢多處於半屈曲位置。
發燒、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血中白細胞增高。
關節腔穿刺抽出混濁液體或膿液,抽後液體很快凝固,化驗檢查細胞數常超過4000/mm3,以中性粒細胞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