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幼兒的就醫與護理(1)(2 / 2)

六、必須相處融洽

有些過敏體質的嬰兒,會上醫院找主治醫生治療。如果是這種情形,能在家裏附近另外找一家可靠的私人診所,緊急時很有幫助。

相反地,如果需要徹底檢查和住院治療時,好的家庭醫生會迅速介紹適當的醫院。但如果病情已很嚴重,欲不采取進一步行動時,患兒有生命危險,就必須立即去醫院。

和家庭醫生交往時,要重視彼此的信賴關係。瞞著家庭醫生隨便找其他的醫生,或一開始就去私人診所,這並不是明智之舉。

醫生與母親的關係是建立在信賴之上,如果母親不能信賴醫生,實在使人惱火,即使其他的母親對他大為讚賞,也無法得到母親的諒解。

相反的,其他母親對某位醫生有所批評,隻要母親覺得信賴就行了。

(第三節)大醫院與私人醫院的不同處

一、先接受主治醫生診察大醫院和私人醫院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別,隻要了解這兩者的特征,在就醫時就十分方便。

生病時,首先應前往就近的公家小醫院,接受診察,如果是輕微的疾病,就無多大關係。

假如是重病,而且病情複雜,最好由醫生介紹到大醫院,才能提高治療的效率。

目前,我國某些地區的私人診所,醫生專業素質較低,醫療設施簡單,消毒不嚴密,家長們應慎重選擇。

大醫院有專業素質較高的醫生和精密的儀器,必要時可加以利用,所以誤診和延誤診治的情況發生較少。

當然,大醫院病人多,就診手續煩鎖,也給病人帶來許多不便。患者等待過久,會增加負擔與疲倦,同時也會感染新的疾病。

二、專業醫生

大醫院裏通常設有小兒科,專門治療某些特殊的小兒病。

小兒科分過敏病、血液病、腎髒病等,分門別類相當精細,而且還有專門醫生診治。

(第四節)完善的就醫程序

一、一個月健康檢查

一般來說,一個月的健康檢查,通常是母親在產後接受檢查的時間,於同一家醫院中進行,如果已經決定好小兒科醫生,也可前往該處進行一個月的健康檢查。

在生產醫院的指示下,也可第二個月後再進行檢查,如果有發燒,或其他疾病,當然可以提早就診。

二、做好育兒谘詢

與其等到孩子病了才帶去看醫生,倒不如平常多觀察他的情形,這樣和家庭醫生比較好溝通。即使沒有生病和反常,也希望在周歲前每月做一次定期的育兒谘詢,並且接受保健門診。

小兒科大多設有保健門診時間,采取預約製度,因此要事前掛號。

三、遵守診療時間

除了緊急情況外,最好能嚴守時間,如此一來,才不會影響醫生的工作,而且也能進行完善的診察。

四、電話就醫

如果不能直接前往醫院,而在電話中說明幼兒病況,很容易發生誤診。

尤其在醫生診察時間中,若談話時間過長,可能會增添其他患者的困擾,應盡量避免。

如果非打不可,應以簡潔的詞句表達出自己的意思,而且隻有在緊急情況下,才能在上班時間、夜間或假日時打電話詢問。

以電話與醫生商量,雖然十分方便,卻難以得到正確的診察,如果母親極為不安的話才可以利用此法。

五、在夜間或假日如何就診

父母應該盡量避免在夜間或休診日打電話請家庭醫生診察,在放假日之前特別注意嬰兒的情形,如果有異常,要及早接受檢查。

原則上並不鼓勵用電話谘詢,但是接受第一次檢查的疾病常需要谘詢,因此需要事先講好。

若臨時找不到家庭醫生,可帶孩子前往醫院的夜間門診接受檢查,或請求值班醫生幫助。記住,隨機應變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六、如何請醫生出診

症狀嚴重考慮上醫院時,或小孩太小、天氣寒冷、家裏人手少。如果病情不緊急,也許能夠請醫生抽空出診。

但是,出診不能做到詳細的檢查,且醫療器材也有限,因此應盡量帶嬰兒去看病,比較能夠接受妥善的診察。媽媽可以把嬰兒擺成舒服的姿勢,坐車帶孩子上醫院。如果人多的話,告訴醫生症狀就可以了。

七、減少嬰兒的負擔

身體不舒服時,等候看病對嬰兒和媽媽來說,都是很痛苦的事。如果不是很緊急,可以打電話問問看就診的人多不多?什麼時候比較方便?再帶孩子去看病。幾次經驗後,就會知道該醫院人多的時段。

每家醫院的掛號方法都不一樣,有的是拿號碼牌,媽媽想要減短嬰兒等待的時間,必須先行前往辦理掛號,然後估計好時間再帶嬰兒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