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數學遊戲(1)(2 / 3)

下麵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人總是要吃飯的,煮飯也是媽媽的重要工作之一,孩子可以利用幫母親擺碗筷或收拾碗筷的機會學習各種有關數字的觀念。

1.家裏有幾個人,所以在擺碗筷的時候,需要幾個碗?

幾雙筷子? 這種最基本的數算,叫做“一對一的對應”。

2.家裏每一個人都有固定的座位,如果不知道每一個人的位置,便不可能把碗筷放對地方,在這裏麵包括了“數字和位置”之間的對應關係。

3.飯後整理碗筷時,如何將媽媽洗好的碗筷分門別類的放在一定的地方,在這裏麵含有“數字和分類”的觀念。

當然,一夕之間便想培養孩子數字的觀念,那是不可能的,數字的觀念是要一步步、慢慢培養。孩子如果連1都不懂的話,那又怎麼可能知道2和3的意義呢?

因此,要循序漸進地灌輸孩子數目的觀念。

文字和數字不一樣,在孩子還不會寫漢語拚音符號以前,他可能已經會寫一兩個漢字了。可是數字不一樣,如果不了解1的意義,那就別想了解2和3的意義。所以第一步是,先要讓孩子確實了解1的意義。

例如,現在桌子上放了3個大小和形狀都不太一樣的橘子,為了讓他真正了解數字的意義,須先知道下麵幾點:

(1)確實知道桌子上有橘子,除非把橘子從桌上拿走,否則它們是存在在桌子上的。

(2)拿掉其中任何一個橘子都可以,因為它們同是屬於“橘子”的一類。

(3)就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桌子上有3個橘子。

(4)盡管橘子的形狀、大小不太一致,但每一個都是橘子。

(5)不管把橘子分開放或放在一起,橘子的個數不會因位置的移動而有改變,3個就是3個。

(6)將這些橘子分成兩份,一份是1個橘子;另一份是2個橘子,數目仍然不變,還是有3個橘子。

(7)把這3個橘子分別放在3個盤子裏,恰恰好1個盤子1個橘子,不多也不少。

如果我們把甲盤子裏的橘子放在乙盤子裏,把乙盤子的橘子放到丙盤裏,橘子的數目仍是3個。縱使橘子和盤子的組合改變了,橘子的數目是不變的。

要讓孩子能夠確實掌握住橘子的數量,以上幾點都須一一讓孩子了解。理論和實際雙管齊下是教導孩子數數字的最好方法。

三、數字興趣

母親在帶孩子玩數字遊戲時,最好選擇適合其程度的遊戲來跟他玩。

母親在帶孩子玩遊戲前,最好先試探性的抱著“孩子可能喜歡玩這種遊戲”的心理。在未玩之前,你無從得知孩子的喜好,而孩子的喜好直接影響到遊戲的效果。孩子的喜好在於他能不能理解這個遊戲的玩法、趣味等。因為孩子對於他不能理解的遊戲,便不能運用他的思考力,換句話說,他就是不能很盡興的玩,很快的,他對這個遊戲便提不起興趣。相反的,如果他一再催促母親“我們再玩一次吧”,就表示這個遊戲對孩子產生了吸引力,也就是說它對孩子已產生了智能的刺激。

培養對 “數”的印象

一、排棋子

1.目的

加深對“數”的認識。

2.準備

棋子和棋盤(自己用紙畫方格也可以)。

3.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