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宗旨是為了讓人們能夠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無論是城市的還是鄉村的,富貴的還是貧賤的,聰慧的還是笨拙的。教育的目標是為了人的一切,無論是品格的還是人格的,生理的還是心理的,智力的還是情感的,理想的教育是個人潛能的發揮,讓每個學生揚起希望的風帆,讓每個教師領略教育的趣味,讓每個父母享受成功的喜悅。
一、好的教育所需要的條件
好的教育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利益的福祉,它應該讓每個人接受終生的全程教育,讓每個人體驗到人生的真正價值。
時代和社會都在發展,再好的教育也需要創新,在邁向新世紀的過程中,教育體係更要具有創新性,使人們變得更善於思考、具有更好的洞察力與行動,成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但好的教育是需要的多方麵的條件的,我們從如下五個方麵去理解和描繪好的教育應具備的條件和對孩子們的影響:
1.條件和氛圍好的學校
現代教育以學校教育為主,經常有人這樣說:一所優質的學校是人才的搖籃。我們也經常看到某一所學校出了好多人材。所以,一所條件和氛圍好的學校對一個學生來說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2.高水平的教師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是國際化與信息化的時代,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時代。這個時代又充滿了各種誘惑、矛盾與機遇的時代,學生必須從教師那裏了解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這必然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一個有水平的教師必須具備以下五種素質:
第一,他(她)首先應是一名出色的“園丁”。一名教師在課堂上規範的教學,其特點是經驗型、技術型和科研型的,這就要求他(她)必須是一位“熱愛花草”的且有豐富經驗的“園丁”。
第二,他(她)應該專業知識豐富。一名有水平的教師必須掌握豐富的學術知識以及良好的知識背景和精深的學術背景,這樣才能把更好的知識傳給學生。
第三,他(她)應該是一個善於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人。能夠促進個人發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隻有能夠促進個人發展的教師才是最優秀的教師,一位好的教師必須具有教學個性和教學風格,並注意對學生人格的塑造與培養,讓孩子們學會自我發展。
第四,他(她)必須是一個銳意革新者。好的教師應當是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因為教師是國家教育的最終執行者,每一位教師都有教育好每一名學生的責任,他(她)應當通過時時的改進來做好自己的工作,幫助學生們進步。
第五,他(她)應該是一個善於思考的學者,好的教師應該是思想家,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素質好的校長
校長的作用對一個學校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名高素質的校長應該有這樣的品質:
第一,能夠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與使命,具有奉獻精神和人文關懷。
第二,能不斷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辦學理念,具有獨特的辦學風格,並且珍惜學校的名譽勝過自己的名譽。
第三,十分重視教育科學的研究,並能成為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組織者和身體力行者。
第四,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極強的感召力,凝聚力。
第五,善於協調上下級關係,善於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以促進學校的發展。
第六,能夠給教師創造一個自由發揮的舞台,善於讓每一位教師走向成功;能夠博得家長和社會的青睞。
第七,能夠使學校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4.積極向上的學生
當今時代,國家的競爭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企業的競爭是產品技術含量和服務的競爭,個人的競爭是知識和能力的競爭。但這些歸根到底都是教育的競爭,而教育競爭歸根到底又是取決於學生素質的高低。
在整個教育體係中,學生是主體,所有的教育都是圍繞學生展開的。沒有了學生,教育也就不存在了,教育的真諦是要把學生塑造成未來社會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