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孩子需要這樣的教育(2 / 3)

一個素質好的學生,可以用以下幾點來形容:

第一、品德端正,善解人意,熱愛生活,有理想並且朝氣蓬勃。

第二、積極進取,敢於創新和標新立異,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想。

第三、自信自強,永不放棄,在困難和挫折麵前永不低頭,充滿昂揚的鬥誌和樂觀的精神。

第四、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廣泛的興趣愛好和一定的特長。

第五、善於與人相處和與人合作,有著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受人歡迎的人。

第六、有著紮實的基礎知識,善於學習,勤於思考,有豐富的想象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善於贏得最高的學習效率。

學生的發展與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息息相關,這是國家、社會、學校都應該重視的。

5.優秀的父母

從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過程來看,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最早,時間最長和影響最大的教育。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一步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和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和一舉一動,都有著言傳身教、陶冶習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的好壞對一個孩子來說,影響是巨大的。

通常,在一個孩子成為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溫馨和諧的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康的人格,也可從其家庭中找到衝突和矛盾的因素,現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是學校教育,家長考慮更多的也是學校教育,而忽視了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的基礎。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因而形成了不少家庭教育的誤區。

麵對日益紛繁複雜和難以調控的社會環境,麵對學校德育成效日益下降的作用,家庭教育對孩子已愈加重要。從教育的角度看,理想的父母應該具有如下的品質:

第一,把孩子的人格健全和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養孩子追求卓越、獨立自主、持之以恒、勤儉節約的個性品德和行為習慣。

第二,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還給孩子,讓孩子輕鬆自由愉快地成長。

第三,善於發現孩子的天賦、挖掘孩子的潛能和培養孩子的特長。

第四,能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來對待孩子。

第五,能以家長的威嚴來教導孩子。

第五,能以身作則,一諾千金。

第六,決不吝嗇自己的表揚和鼓勵,決不使用侮辱性的語言批評孩子。

第七,善於學習,具有教育理念,能夠善於利用各種教育環境,富有教育思想。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太陽和生活的希望。為人父母,就應該了解自己的孩子,並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

二、由古希臘教育原則說起

健全的教育,需要培養孩子們多方麵的才能:除了智能、藝能與毅能外,還有自察力、自製力、專注力、鑒定力、決斷力、應變力、創作力、愛心、耐心、上進心、自信心、自尊心等等,但這些都不是在意識層麵上所能教授學生的,而是必需在下意識層麵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才能取得效果。所以,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必須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上。

古希臘有一項偉大的教育原則:好好保養孩子內心的純真與及生命力。古希臘人認為人類源於宇宙,嬰孩出生時那一份勃勃生機,本是宇宙本體之生命能源。父母應盡力把這勃勃生機細心嗬護,在兒童未滿七歲前,不要去動搖或影響它。能夠成功地把它保存不受損耗的話,這一份珍貴的創造能量,將會令孩子終身受用。

雖然這種說法並不可信,但培養孩子的純真和生命力是很有必要的,為此,家長和老師們應尊重這一份為兒童本身發育而特有的生命能量,不把它濫用於外界的要求。在兒童發育期間,不同的潛能會在他們的身心內萌芽發展,家長和老師們不但不能忽略和濫用它們,而是更要去培育這各種潛能,令他們的多元機能可以健全發展。

在教育中,我們應著重培育孩子們對社會和周圍的人們建立起友愛與信任。這樣,孩子們才會因喜愛四周而對之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