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同學覺得,像這樣心平氣和地與父母討論問題,要是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她家庭中親子關係的改善,應當說得益於在美國家庭生活的一年裏,在父母與孩子平等和諧的家庭環境中的耳濡目染。
親子之間互相尊重
美國和歐洲人強調讓孩子懂得怎樣在社會允許的條件下做出自我選擇,這是美國和歐洲家庭教育的基本觀點,這種觀點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在談到美國教育與中國教育的不同時,兒童早期教育專家布朗先生說:“美國人在家庭教育上和中國一樣重視道德教育,但更重視給孩子個人自主權,要孩子學會怎樣解決自己的問題和怎樣自己做決定。美國人強調讓孩子懂得怎樣在社會允許的條件下做出自我選擇,這是美國家教的基本觀點。在這種觀點指導下,美國家庭重視創造機會給孩子自由,比如孩子的個人興趣、愛好、發展的問題。中國人一般要求孩子的選擇必須跟家長的意見一致,美國人卻要求尊重孩子個人的選擇。在美國家庭,孩子不但可以參與家庭各種活動,還可參與各種大事的決策。”
參加民宿活動的劉洋同學介紹說:“美國的父母很重視孩子多方麵的發展。我那個美國小姐姐功課不是很好,可她很擅長藝術類的活動。有一次她考試考得不理想,把成績告訴媽媽後,她媽媽不僅心平氣和,而且還為她開脫說沒關係,挺有意思的。我想,如果是我媽媽肯定就不會這麼說了。那兒的父母不會說孩子哪兒不好,很重視他們個性的發展,尊重孩子的意願,鼓勵性的東西比較多,要求性的東西比較少。美國的父母強調孩子的自由發展,不會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中國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遷就,可能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而美國和西歐的父母不這樣,在對待孩子時,該怎樣就怎樣,大家都是平等的,他們比較注重從實際出發。比如,孩子有任何事如果不需要別人幫助,父母絕對不會過分熱情地去幫孩子;你需要他幫助的時候,他能幫就幫,不能幫就會直接地告訴你幫不了你,你再想別的辦法。不像咱們這裏的父母,熱衷於插手孩子的事,有時候自己做不到也要勉強為之,百分之九十九地滿足孩子。這樣,別管父母是愛或是溺愛結果都一樣,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沒有什麼好處。
劉莉同學說:“我所在的美國家庭的父母特別注重對孩子的表揚,比如學習進步了、晚會打扮得漂亮、熟練操作電腦等等都會得到父母的一番誇獎。孩子會認為父母是重視自己、尊重自己,心裏總是很愉快,願意做得更好。”
這些參加民宿活動的同學們都覺得:國外的父母對孩子同樣也很疼愛,但絕不是溺愛,和我們愛的方式不一樣。每周雙休日,我們的父母都是讓孩子上各種課、補習班,但是美國媽媽會抄起電話給鄰居或同學打電話:“你的孩子有時間嗎?請他到我家裏來玩。”國外的父母都很忙,但他們一定會抽出時間來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好,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有的孩子每天看的電視節目媽媽都有安排的,很嚴格,哪些該看,哪些不該看,事先跟孩子講好,而且有些父母會把對孩子有益和有教育意義的節目提前錄下來給孩子看。
談到民宿活動對個人的影響時,同學們都說,西方的文化對自己的影響挺大的,在國外,當一個孩子18歲時,在成人儀式上,市長會給每個學生簽字,這就意味著孩子應開始為世界、為社會做些事了,這是孩子的責任,不要再依賴父母了。
談到尊重孩子,一位去美國參加民宿活動的同學的母親說:“過去我隻是把她當個孩子看,盡量讓她生活上滿意,和她感情上的交流很少,很難與孩子溝通。她出去學習回來後,向我們講了美國的父母很注意孩子情緒上的變化,發現情緒不好就問遇到了什麼困難。從孩子的談話中,我們感到不能再把她當成小孩子了,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注意她的感情生活。有一次她一本正經地對我說:‘媽媽,我現在看問題不像以前那樣狹隘了。’這時,我就肯定她,鼓勵她,她非常高興。接著又跟我說了許多心裏話,我終於找到了與她溝通的接合點。”
看來,民宿活動不僅使中國青少年親身體驗了西方家庭民主和諧的親子關係,多了一分獨立意識和對父母的理解,也改變了中國父母對孩子的認識,進而引發了對我們傳統教育方式的反思。
四、孩子需要我們的尊重
要想更好地教育孩子,我們就必須尊重孩子。作為家長,怎樣才算是尊重孩子了呢?美國密蘇裏大學一位專門研究兒童早期教育的教授列舉了20種尊重孩子,15種不尊重孩子的表現和行為,供您參考。
尊重孩子的表現與行為
尊重孩子的表現與行為大致有如下20種:
1.認真聽取孩子想要告訴自己的事情;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
2.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與孩子一同玩樂。
3.賞識孩子的才能。
4.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他們之間的爭吵。
5.對孩子做的事情表現出興趣。
6.與孩子進行目光交流。
7.允許孩子作出自己的選擇;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隱私;鼓勵孩子有獨立性。
8.通過語言或行動對孩子與眾不同的出色表現作出反應。
9.稱呼孩子的名字。
10.知道該如何去表達“不”;與孩子打交道有靈活性。
11.與孩子平等交談,讓孩子把話說完而不是將其打斷。
12.征求孩子對某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尊重孩子的觀點和看法。
13.尊重孩子選擇朋友和活動的權利。
14.允許孩子犯錯誤,給孩子轉變過渡的時間。
15.珍惜孩子的東西。
16.觀察和傾聽孩子的問題,並認識到該問題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怎樣的壓力。
17.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交流發言的機會。
18.沒有忘記玩耍娛樂對每一個孩子都是必不可少的。
19.不浪費孩子的時間。
20.允許孩子有不同甚至反對的意見。
不尊重孩子的表現與行為
不尊重孩子的表現與行為大致有如下15種:
1.把孩子單獨撇下來不管。
2.沒有停下手中的活去專門傾聽孩子要對自己說的事。
3.用不耐煩口吻回答孩子的提問。
4.使用與嬰兒說話的腔調與幼兒交談。
5.自己心裏有事,借罵孩子來出氣。
6.打斷孩子間的交談。
7.為趕時間而中斷孩子正在進行的活動。
8.忘了履行自己許過的諾言。
9.替孩子回答客人提出的種種問題。
10.雖花了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玩,但卻沒有投入感情。
11.挖苦嘲笑孩子,對孩子大聲嚷嚷。
12.采用體罰方式使孩子陷於一種痛苦的處境。
13.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感情問題,沒有愛惜自己的身體。
14.總是看到孩子的缺點。
15.不給孩子機會解釋他的朋友為什麼受傷,是怎樣受傷的,或者事故發生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