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體製改革的口號也喊了幾年了,我們卻沒有看到大的成效,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改革的阻力太多了,在應試教育的前提下,要想取得素質教育的成功,就必須下大力度消除重重阻力,為了教育的百年大計,將改革進行到底。
一、教師聘用製與“砸飯碗”
教育體製改革中有這樣一條:對教師全麵實行聘用製。有人說實行這一條就是“砸教師的飯碗”。這句話是極不正確的。
告別原有的教育體製,對教師全麵實行聘用製,目的是為了建設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穩定的師資隊伍,從而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國民素質,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也將進一步得到提高,這叫“砸飯碗”嗎?如果都把飯碗“砸”了,誰來當老師啊?
體製改革是要進入另一種管理模式,必然會有落差,有部分人員要分流、待崗或下崗,這是很正常的事,但除了無德無才(有人說還有無“門路”),一般都會得到妥善安置。飯碗本是吃飯用的,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把“工作”說成了“飯碗”,現在又加上一個“砸”字,聽起來真的令人緊張。有些人明明還在加薪晉級,突然間說自己的飯碗被砸了,這說明有關部門對體製改革宣傳不夠。如果說體製改革是為了“砸”教師的飯碗,那不成了大錯特錯了嗎!
現今中國的教師隊伍龐大,道德素質令人擔憂,尤其是中、小學校,的確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了,應該自上而下地好好查一下,把那些躲在教師隊伍裏的“混混”一個一個查出來,發現一個“砸”一個,那才叫公平競爭。
在教師的考核晉升上,一般都是領導說了算,“砸”誰、不“砸”誰,當然也是領導說了算,可是領導不正該由誰來“砸”?教師的傳統道德丟失太多,使腐敗滋生,職業道德(師德)無地自容,這是教育的真正薄弱環節,遺憾的是曆次改革都給繞了過去。
近年來,教師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越來越差,但很少有人重視這類的事情。究其原因,一是教師的智商高而不易被人察覺;二是學校教育部門的袒護。即使群眾和家人都反映到學校,學校則認為,“這是家務事,不屬師德範疇”,不需要行政作為。隻要領導認為教師在校“表現好”,就可以照樣加薪晉級。這樣做使教師在社會上幾乎沒有任何約束力,而社會向誰看齊,也失去了目標和表率的作用。
“師德”是傳統道德的一部分,一個把傳統道德丟得一幹二淨、連爹媽都不認的教師,能教出德才兼備的人才來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中國的教師應有中國特色,不講一點傳統肯定不是一個稱職的好老師。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來的目的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人,而“成人”的標誌最重要的一條是尊老愛幼,隻有具備一顆愛心的人,才有可能熱愛祖國,才能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可是老師自己還沒有做到這些,能教育好學生嗎?
由於對傳統道德教育的忽視,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也在滑坡。現在有些教師為職稱、為報酬,為名為利,甚至為少排一節課,爭得麵紅耳赤。可是,課上敷衍,課後辦班(輔導),麵對自己貧困的學生,一邊心安理地“捧著鐵飯碗”,一邊說著好話“掏”家長的腰包,拿著“雙份”薪水還在怨天憂人,你能認為這些都是“競爭”行為嗎?這些情況光靠“視導組”是很難捉得住的,就是看到了,也大多睜一眼閉一眼,問題在於上下都是這樣,誰查誰呀?若從道德角度去審視一下,這些人還有教師資格嗎?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人們尊敬老師,老師認真教學,天經地義。老師應堅信自己從事的是天底下最崇高而又光輝的事業,去辛勤耕耘,注重表率,扶老攜小,雖說不上自己的形象有多高大,但是兩袖清風,任勞任怨,就足以令人折服。
老師是一個民族的形象和希望,其道德行為不應有界限,在校是教師,離了學校還是教師,必須從多方麵考查,分數不是唯一,但必須參考,在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的同時,對少數不合格者作相應變動,不等於“砸”了教師的飯碗,而是淨化了教師隊伍,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
二、考試改革與人的全麵發展
當前考試改革麵臨的主要矛盾是什麼?考試的形式、內容及考試技術方麵的改革是重要的,但更為重要的是考試觀念的更新,考試指導思想是否能滿足21世紀教育的要求。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考試改革的基本出發點和目的重作一番回顧和審視。
長期以來,我們多習慣於從教育係統內部討論考試,很少從人類自身的生產過程考察其作用。雖然前些年就有人提出建立考試社會學的設想並立項研究,但由於曆史上、認識上、技術上等多方麵的原因,這個領域的研究始終沒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視。其實,從人類自身的循環係統看,考試對人的社會化過程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
人類為完成自身肉體上、精神上的延續,必須通過社會、學校、家庭等把自然人培養成社會人,這一過程即是人的社會化過程。在現代社會,學校在兒童的社會化過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學校教育使個體的社會化過程由無組織的自發狀態成為有組織、有目的的過程。學校考試以其對學習成果的顯示,對學習方向的引導,對學生的激勵,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控製器、調節器和加速器的作用。
當然,考試的控製、調節、加速效應是直接作用於學生學習的。考試不但具有對學生學習的促進、調節作用,在學校教育中,它還集中表現著人的智力、技能和個性,在某種程度上是學生自我表現的需要,因此它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