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職業教育如何進行(2 / 2)

第三,要加強專業建設,增強專業競爭力。職業技術學校的專業設置不可能都是“人無我有”,因此,專業建設上更重要的是要“人有我優”。首先是要辦好重點專業,按專業現代化的要求重點建設,重點扶持,給予投入上的政策傾斜,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辦出特色,辦出影響,辦出社會知名度。其它專業也要注重提高教學質量,參與教學改革,提高培養人才的競爭力。

二、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

為了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為了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技術學校必須積極推進教學改革。

職業教育在過去很長一段曆史時期內,對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作過重要貢獻,特別是我國社會經濟及教育事業發展水平還相對較低的時候,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術人才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確立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培養的學生以其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較好的崗位適應能力,在經濟建設的各個行業,普遍受到好評,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成為企業的業務技術和管理工作的骨幹,甚至成為主要的技術負責人和管理負責人。

隨著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隨著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傳統的職業教育確實受到了嚴峻的挑戰。辦學者應當認清自己的位置,搞好職業教學改革,在新形勢下辦出職業特色,進一步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職業技術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術應用或一線管理人才,在我國的經濟生活中,這仍然是不可忽缺的一個人才層次。改革的關鍵是要圍繞這個目標,以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主線來實現。過去的職業教學工作確實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現在過於撥高理論,按照學科體係來培養學生,講究學科體係的完整和理論知識的係統,而相對忽視了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專業設置過窄,學生橫向擴展能力不夠;教學內容、教學文件統得過死,使用周期長等情況。

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改革要在如下方麵進行。

(1)改革原來課程體係,培養目標以能力要求為主線,來建立新的實用性較強的課程體係。

(2)改革課程的教學內容,課程教學內容要服從課程結構的整體優化,注重實用性,兼顧係統性。教學內容要反映新知識、新技術,鼓勵教師自己編寫更加切合實際、符合培養目標要求的教材講義。課程間重複或相近的內容應當合並。

(3)改進教學方法。要注重理論聯係實際,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多留意技術接口,促進知識向能力轉化。要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加強實踐教學,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重視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上,要吸取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

(5)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是教改的重要內容。近年來,一些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參加工廠實習難度越來越大,與要求相比相差甚遠,為此,學校應繼續加大投入,以改善實訓條件。

(6)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知識淵博、各有所長且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這是推進專業現代化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

(7)要真正建立起“科研興教”的觀念,重視科研和教研對教學工作的引導作用和促進作用。職業技術學校應要求教師和學生多接觸實際、接觸社會、接觸生產。多進圖書館、實驗室,結合實驗室建設來找課題。開發新的實驗,既提高研究能力,又促進教學工作。學校下力氣建好教研、科研體係,製訂出有利於其發展的政策,來促進這項工作。

職業技術學校要不斷努力,積極采取措施,讓教師和學生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投身到教改中去。才能占領更有利的位置,開拓更廣闊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