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冀州風雲【十二】(2 / 2)

而因為公孫紀的敗走,雙方的士氣都是不足,看著有些疲憊的兵士,雙方也不得不罷戰修整。

中午十分,雙方駐紮的兵營之外,皆有兵士巡邏,可見雙方都是十分緊張,怕對方突襲之舉。

袁營之中,許攸輕輕揉著太陽穴,這一的戰鬥下來,不兵士疲憊,將領耗費靈氣,就連他也是耗費了大量的精氣神,對於眼下的戰局,的確有些頭疼。

“軍師,吃些東西吧。眼下,雖然有田楷援軍到來,不過我們憑借四萬兵馬,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軍師莫要糾結,此戰並非軍師之錯,而是未曾想到田楷,會突然到來,這公孫瓚著實的狡詐。”

淳於瓊的話,讓許攸心中更不是滋味,軍師謀一地,便要縱觀全局,自己未曾料到田楷之兵,便已經是失責了。

想到這裏,許攸微微搖首,自己的軍事籌劃之能,隻怕與逢紀還是無法相比,心中倒是對逢紀,升起了佩服之感。

“仲簡,眼下由你領軍,你會如何?”許攸巴拉了兩口,抬頭看了一眼淳於瓊道。

“取吳橋,經修縣援南皮。”淳於瓊等待便是這句話,直接衝許攸開口道。

“嗯,仲簡,可是吳橋還有公孫紀啊?”

“以軍事之謀,公孫紀此時已經萬分焦急,嗬嗬,隻怕公孫紀真的會投了荀諶,不過這樣一來,我們倒是有了機會。”

“什麼機會?”許攸沒想到淳於瓊,已經知道自己心中的計劃,看來自己的計劃,還是有可能施謀地,故此對淳於瓊更感親近,好似的看著對方道。

“與異人王聯盟的機會。”

“嗯,這?袁公可能準許?”

許攸的心中,也是偏向與異人結盟,先誅殺了公孫瓚。屆時以渤海為本、攻青州,而占幽州。這樣一來,擁有兩州之地,隻要守護渤海,便能對異人王造城威脅。

至於對方有沒有如此打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方沒有袁紹的資本,袁紹憑借四世三公的袁家,隻要占領一地,便可有人慕名而來,而失去了一地,那便是會遭到下士子鄙視。

此時放眼下之間,唯獨袁紹、袁術二人,憑借四世三公的名望,可令下士子歸心,再諸侯之中,兩人可是能與董卓對決的主,故此河間最低的限度,也要保證一郡之地所有。

至於那異人王?並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畢竟土著生厭惡異人,就算牧雲歌治理並州有方,可是慕名投靠的士族,也是極為稀少,故此許攸並不相信,那異人王便可以成勢,雄霸於下。

可是許攸似乎忘了,眼下沮授、荀諶、審配、郭圖等人,皆在牧雲歌麾下任職,這些人並未成為玩家的靈將,故此憑借他們的士族,難道就不可能幫助牧雲歌成勢?這不光是他的忽視,也被下士子所忽視了此點。

當然這樣的結果,也被郭嘉與司馬懿提前預料,故此無論是在司隸也好,還是眼下冀州也罷,兩人都暗自下令各路將士,以招撫為主,能不殺則不殺,若是死不投降,那便直接羈押牢獄,再有頑強抵抗者,最壞的結果才是被斬。

如此而為,悄然之間,被占領之地的士族,已經開始慢慢的轉變心態,嚐試與牧雲歌合作。能夠合作便是最好的開端,以並州的富饒,與各州互通有無的商埠,也是的士族看到的很大的利益。

緩慢而為,暗中操謀,不怕這些人不與牧雲歌的利益,牢牢的綁在一起,也讓他們最終因為利益,而效力於牧雲歌的麾下。

“袁公眼下也是為冀州發愁,無論此戰結果如何?都是那異人王做了漁翁之利,而袁公與公孫瓚,必將實力大損,都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眼下乃是耕種之後,若是任其四方戰亂,冀州百姓將流離失所,誰也不會得益,故此我想袁公也願意獨掌渤海,以渤海糧草為本,行秋收後之戰。”

淳於瓊得話,一點都沒有錯,袁紹正是如此打算,故此與公孫瓚交戰的結果,他並不重視,更是放棄了河間,那視線再次放在了渤海郡。

河間經曆戰事的紛飛,紛紛遷徙渤海郡之中,使得渤海人口暴增,也促使開荒耕種,再有公孫範不願聽令於他,公孫瓚眼下與他翻臉,故此袁紹早已有了收回渤海之心。

再有渤海郡,便是當初袁紹成勢之地,就算官吏被公孫瓚之人取代,可是那些人都是當地的士族,有他們的支持,袁紹重掌渤海翻手可為。

“好,我這便與袁公通報此事。”

當下許攸起身,直接招來一名異人,把如此消息傳給袁紹,聞聽田楷突然出兵,本方損耗甚大,袁紹也當即下令,著許攸出使異人王,爭取與對方建立盟約,絕不能幫助公孫瓚謀力,而最低的限度,便是不能丟失渤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