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適當地讓男孩吃點苦,對他進行挫折教育(3)(3 / 3)

挫折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在挫折打擊下變得自卑、麻木。當男孩遭遇挫敗甚至是失敗時,家長在鼓勵男孩的同時,還應該引導男孩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並從挫折和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以便男孩更好地應對。

1.幫助男孩正確歸因

按照心理學的歸因理論來看,人對原因的歸結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外歸因和內歸因。傾向於外歸因的人,習慣認為自己的行為結果是受外部力量控製的,這種外部力量可以是運氣、機會、命運、他人的權力、自然界的力量等等無法預料和支配的因素。傾向於內歸因的人,則習慣於認為自己的行為結果是受內部力量控製的,支配自己成功、失敗和前途的原因是本身的能力和技能以及自己的努力程度等。

正確歸因,就是要對造成挫折的原因進行實事求是的認識和分析,弄清挫折的原因到底是外部的,還是內部的,或是內外部兩種因素相互交織、共同起作用的。正確的分析和歸因,是應付和解決挫折情境的必要基礎。

把成敗結果一概歸因於外部因素的人,必然不能對行為做自我控製和自我調節,麵對挫折會感到無能為力和束手無策,從而不能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困難和改變失敗的處境。但是,把成敗結果統統歸結於個人的努力不足,過多地責備自己,也是不現實的,這樣的人同樣不能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起合理的責任,有效地改善挫折處境。

父母應該讓男孩認識到,挫折的產生,可能存在外界的客觀因素,也可能存在內在的主觀因素,或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結果。隻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2.引導男孩總結挫折中的經驗和教訓

引導男孩總結經驗教訓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進行參考:

(1)動機是否正確

有一個實驗研究了不同動機對兒童行為的影響:學前兒童活潑好動,要他們長時間地站著不動是很困難的。但實驗者安排了一種遊戲的情景,兒童所扮演的角色要求他長時間地保持不動的站立姿勢。這時情形就明顯不同,和成人單純地提出要求相比,遊戲情境中保持站立的時間要長3~4倍。這除了遊戲帶來的情緒方麵的有利因素外,兒童的活動動機顯然起著重要的作用。

動機是推動人從事某種活動,並朝一個方向前進的內部動力,是為實現一定目的而行動的原因。不同性質的動機,可以對人具有不同的意義,具有不同強度的推動力量。人們行動的方式、行動的堅持性和行動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動機性質的製約。錯誤的動機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分析和確定這點對男孩來說很重要。

(2)目標是否恰當

挫折指的就是人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幹擾,使其需要或動機不能得到滿足而產的障礙。因此,當男孩遭遇挫折或失敗時,家長應該幫助男孩分析目標,要結合男孩的智力、體力、年齡等實際情況,全麵地進行分析。如果目標過高,就應該適當降低或改換目標,否則目標將起不到應有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3)方法是否得當

方法對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通過分析和評估,目標確屬可能達到的,就要檢查男孩采取的達到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是否得當了。如發現“此路不通”,就要改弦易轍,而不應該停留在十字路口觀望、徘徊,坐失良機。

育兒心經

挫折能給人最大的教益。父母隻有引導男孩以積極的態度去冷靜地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及時找出失敗的症結所在,才能讓男孩從實際情況出發,用切實的行動去促使挫折情境發生改變——逆境變順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