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

一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先思考,後行動。比方周末外出,讓孩子決定地點與須攜帶的東西;上台演講,應先準備講稿。父母要引導孩子在做事之前,經常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為什麼做?難嗎?會有什麼困難?最好怎樣做?結果會是什麼樣子?”並要具體回答,寫在紙上,使目的明確,言行、手段具體化。

二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焦躁,不虛浮,踏踏實實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點兒一點兒分開做。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累積到最後即可達到目標。

3.用言語激發孩子的鬥誌

就拿開頭給出的事例來說,當爸爸媽媽發現嘟嘟因為拚不成而放棄的時候,可以故意地說:“我就知道嘟嘟拚不成。”孩子的求勝心理是很強的,在父母這種言語的激發下,他往往會倔強地說:“誰說我不能獨立完成?”於是重新投入到“積木的世界”裏。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給予孩子適應的引導,幫助孩子理順思考的思路。一個順暢的思路對於思考任何問題都使用的。家長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堅持到最後的時候,應及時地給予誇獎。

具體的方法是很多的,關鍵是家長要懂得從點滴小事來漸漸地培養孩子的習慣。家長可以與孩子展開“競爭”,讓孩子在明確的動力指引之下完成一件事。家長還可以通過給孩子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受到熏陶。

總之就是從小事抓起,讓踏實的習慣為基底構建孩子耐心和毅力的大廈。

2.認死理兒:摔倒非要媽媽扶

家長傾訴

虎子上幼兒園大班,十分活潑好動。

一個周末,虎子正纏著媽媽和他一起看動畫片。這時候門鈴響了,虎子蹦蹦跳跳地跑去開門,一看是媽媽的好朋友小張阿姨。一下子就撲到她懷裏,嚷嚷著:“阿姨,阿姨,你陪我一起看動畫片!”

“好啊,虎子乖,阿姨陪你看。”小張阿姨十分喜歡這個虎頭虎腦的小家夥。

“剛好,你就陪虎子看一會兒,我去廚房給你們準備點好吃的。”媽媽說著走向了廚房。

沒過多一會兒,虎子突然想起爸爸新給他買了一個機器人玩具,便又跑又跳地到臥室去取玩具,想給小張阿姨展示一下。

虎子抱著玩具往外跑的時候一下子摔倒了。小張阿姨聽到哭聲連忙跑過去。由於炒菜的聲音太大,媽媽沒有聽到。

“虎子乖,快起來!”小張阿姨趕緊蹲下來扶虎子起來,可虎子怎麼也不起來,一邊哭一邊喊著:“我要媽媽!我要媽媽!要媽媽過來!”

“虎子先起來,媽媽就在廚房呢!”可任憑她怎麼哄,怎麼抱,虎子都不肯起來。沒辦法,小張阿姨隻得跑到廚房把媽媽叫過來。

虎子見到媽媽,才肯讓媽媽把自己抱起來。

專家分析

傾向性依賴是內心失衡的外在體現

很多家長都有過類似的苦惱,尤其是媽媽,買菜孩子要跟著,去串門孩子也要跟著。不讓跟著去就又哭又鬧,搞得家長不知如何是好。責備吧,孩子沒有犯什麼錯誤,但又不可能什麼時候都陪在孩子身邊。

專家稱這種對某個人過分依賴的現象為傾向性依賴,造成此種依賴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孩子接觸的人有限

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在繈褓中就經常接觸生麵孔的孩子自主能力較強,父母離開他們時,很少感到害怕。然而不少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接觸最多的就是身邊最親近的人,父母或爺爺奶奶等,很少接觸生麵孔。時間久了自然產生一種慣性,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腦子裏最先想到的就是身邊最親近的幾個人。

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失衡

在很多家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爸爸對孩子要求十分嚴格,犯了錯誤輕則怒斥,有的氣不過還要給孩子幾下,而媽媽則是疼都疼不過來了,對孩子百依百順。這種失衡就使得孩子的心裏的天平自然而然地傾向媽媽這一邊,凡事都依賴媽媽。

對其他人缺乏信任

兒童對陌生人有所畏懼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即使是成人,有時候對陌生人也會有抵觸心理。因此緊跟著自己信任的人對他們來說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

有兒童教育專家通過對兩組兒童的成長做過研究。第一組的兒童小時候總是習慣於依賴某人,第二組的兒童則有較好的獨立性。前者的劣勢在長大以後表現得十分明顯,其劣勢包括過分戀家,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差等等。而另外一組的孩子在長大之後無論自身的能力,還是對待外界信息的靈敏度都要高出第一組。

值得注意的是,此種依賴性與一般依賴性也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那就是這樣的孩子還明確的依賴對象。孩子利用這種心理傾向為自身製造了一個保護圈,隻允許自己和所信賴的人待在裏麵。孩子的許多行為表麵看來是太認死理兒,不懂事,其實內在牢固的觀念使得他的做法總是呈現出一種片麵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