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出生到學說話、走路,再到接觸陌生的麵孔等等,外界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新鮮而有趣的。所以孩子天真的頭腦對外界的一切都有極大的征服欲。他們其實渴望自己穿衣服,渴望自己倒水喝,渴望自己完成作業等等。所以,家長的過分關愛,即幫孩子完成他本想獨立完成的一切,是對孩子積極性的無形打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會剝奪孩子自我發展的能力,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影響孩子正確處理人際交往中的問題

當孩子度過了在家長眼皮子底下晃悠的時光,他就與老師,和同齡的孩子接觸了。此時,家長對孩子的驕縱已經形成力量了。這樣的孩子與他人有衝突時,往往任性蠻橫。再大一些,在處理一些實際問題的時候,思考的角度總是先從外界入手而忽略自身因素,這樣就難免會出現片麵性。

孩子意誌力薄弱

缺乏責任感的孩子,往往沒有經曆過什麼挫折困難,即使有也早就被父母擋在前麵了。這樣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孩子沒有堅強的意誌力了。

“責任”兩個字對孩子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有責任感的孩子往往會自我督促,自我反省,擁有自立的能力。因此,家長們與其為孩子總是推卸責任而苦惱,倒不如收起一部分不該負的責任,把它交到孩子的手中。

教子處方

家長和孩子應各負其責

要讓孩子負起應有的責任,關鍵在於父母的態度和對孩子的培養,父母可參考以下幾點來做:

1.從小事開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孩子的特點是好奇好動,一般都願意參加一些活動。父母應盡早讓孩子練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穿鞋、擦桌子,讓孩子獨立完成簡單的委托任務。凡是孩子能夠做到的,成人盡量不插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嚐試,讓孩子的能力得到不斷的開發。孩子感覺自己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就會果斷地去做。一開始,難免會出一些問題,但經過幾次鍛煉之後,孩子就會管理好自己的事情。

隻有孩子親自去做了,他才能有意識地進行思考,出現問題才不會隻往別人身上推。孩子能承擔責任,並回憶自己在做整件事的過程中有沒有疏忽的地方,這樣一來,孩子的行為能力才會越來越出色,觀念意識才會朝著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

2.幫孩子樹立正確對待錯誤的觀念

在孩子看來,犯了錯誤是十分丟人的。因此,家長應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對錯誤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有許多故事、動畫片等都有相關方麵的題材,家長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相關內容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會犯錯,隻要及時改正,別人一樣的認可你,喜歡你。同時讓孩子明白,那種隻會推卸責任的人才會沒有人喜歡。

3.讓孩子明白不負責任是要付出代價的

有些孩子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認定了自己在任何時候都是對的,都是不必負責任的。這個時候家長必須讓孩子去承擔因自己行為而帶來的壓力和衝擊,而不是一味幫他去避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挫折。比如,家長可以針對一件具體的事,囑咐他必須完成,多囑咐幾次,並告訴他如果不完成將會有什麼後果,關鍵在於要嚴格執行。當然,懲罰的方式可以是不讓他看最喜歡的動畫片,沒收他的玩具等等。小孩子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十分在乎的,他們因為自己沒有完成任務而被罰不能接近自己喜歡的東西,已足以促使他們進行自我反省。教育理論上稱它為“自然後果教育法”,十分有效。

總之,家長們應適當地放寬心,讓孩子自主地發展,這對孩子形成一個好的性格是十分有幫助的。當你的孩子開始主動對你說“是我的錯”、“我下次一定注意”之類的話時,相信每位父母都會感到很欣慰。

4.都聽別人的:問完爸爸問媽媽,回頭又問爺爺奶奶

家長傾訴

放學前,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發了一張紙,每個人的紙上都有不同的圖案。

“今天的作業是,每個小朋友回家之後用彩筆把自己手中的畫兒畫完,明天老師要檢查,看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看看誰的畫兒最漂亮,好不好?”老師笑著對小朋友說道。

“好!”小朋友們信心十足地答道。

琳琳拿到自己的紙一看,上麵除了一道七色彩虹便什麼也沒有了。她看看旁邊濤濤的畫上是一條小河,便問道:“你要往上麵畫什麼呀?”

“我要在小河裏畫上好多條魚,然後再畫上我自己,我在小河邊上釣魚!”濤濤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

琳琳呆呆地看著手中的畫,還是不知道畫些什麼。

晚上吃過晚飯,爸爸到書房去看書了。琳琳拿著手中的畫兒過去找爸爸:“爸爸,你說這畫上應該再畫點兒什麼好看呀?”

“上麵有一道彩虹,那就再畫上雲彩、小鳥,畫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玩吧!”爸爸對琳琳說。

琳琳聽完覺得很高興,又跑去找在沙發上織毛衣的媽媽:“媽媽,你看這畫兒上應該畫什麼呀?”

“再畫上一個花仙子,畫一片森林,花仙子和一群小動物在做遊戲,你看好嗎?”

琳琳聽完就跑回自己的房間開始畫了。不一會兒竟哭了起來。

爸爸媽媽聽到哭聲連忙跑過去問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