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理想教育的時候,要注意結合孩子的實際年齡來引導孩子。當孩子口中跳脫出讓你聽來有些滑稽的理想時,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再讓孩子多接觸一些哲理性的故事,循序漸進。沒有人腦子裏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就會決定他的一生,因此讓孩子逐步修正自己的理想,才能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輝。

17.悲觀:凡事總往不好的一麵想

家長傾訴

小雅是個五歲的小女孩。

這天,小雅蹲在陽台上看爺爺種的花兒。爺爺走過來說:“這些花兒好不好看呀?”

“爺爺,這盆花兒有幾片葉子打蔫兒了,它們會不會死呀?”小雅盯著花盆問爺爺。

“不會的,小雅給花兒澆點兒水,過一會兒花就打起精神來了。”爺爺笑著說。

小雅聽了爺爺的話,就趕緊給花兒澆水,生怕花會死掉。

過一會兒,爸爸過來了,給小雅帶回了一個精致的洋娃娃。包裝的袋子也很漂亮。

“小雅,你自己拿出來抱著玩兒吧!”爸爸把玩具遞給小雅。

“爸爸,讓娃娃在袋子裏待著吧,拿出來可能會弄髒或弄壞的!”小雅摳著手指說。

“小雅,買玩具就是要玩的,老是放在袋子裏就沒意思了。”爸爸說道。

“可是萬一弄髒或弄壞了,就沒有現在這麼好看了……”小雅嘟囔著……

爸爸很無奈,因為這孩子碰到什麼事兒,總是先做最壞的打算。

專家分析

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更接近成功

美國的布魯爾·卡特說過:“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比培養孩子健康的身體更重要,孩子隻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積極樂觀的性格便是健康心理的體現,相反,從小便有的悲觀情緒會決定孩子處事的態度,與真正的自立偏離出一個很大的弧度。

有這樣一個故事可以體現出樂觀造就人生方麵所起的不同作用:

美國有一對兄弟,一個出奇的樂觀,一個卻非常的悲觀。

有一天,他們的爸爸希望兄弟倆的性格都能改變一些。於是,他們把那個樂觀的孩子鎖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屋子裏,把悲觀的孩子鎖進了一間放蠻漂亮玩具的屋子裏。

一個小時後,爸爸走進悲觀孩子的屋子時,發現他坐在一個角落裏,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在哭泣。原來,他不小心弄壞了玩具,怕爸爸媽媽會責罵自己。

當爸爸媽媽走進樂觀孩子的屋子時,卻發現孩子正在興奮地用一把小鏟子挖著馬糞,把散亂的馬糞鏟得幹幹淨淨。看到爸爸媽媽來了,樂觀的孩子高興地叫道:“爸爸,這裏有這麼多馬糞,附近肯定會有一匹漂亮的小馬,我要給它清理出一塊幹淨的地方來!”

這個樂觀的孩子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裏根。他從報童到好萊塢明星,再到州長,直至當上了美國總統。這中間,樂觀的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此看來,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成功的幾率要大些。

悲觀的情緒往往和孩子的經曆有關,也可能是孩子對自己不恰當的自我暗示造成的。比如說有的家長往往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孩子,在他獨處的時間裏,孤獨寂寞會發揮作用,在心裏留下影子,覆蓋出光明的一麵,並由此衍生出悲觀情緒。

此外,還有其他的經曆也可能會影響孩子。比如孩子在學習上不夠出色,他總覺得自己矮人一等,這種不自信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使得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不能夠處理,於是腦子裏自然而然地就會先冒出最不好的結果來。

樂觀情緒和悲觀情緒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怎樣看待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家長們應耐心地來幫孩子分析,讓孩子放大有利因素,而不是隻盯著不利的一方麵。不要總是很籠統的對孩子說“不要緊,沒你想得那麼嚴重”或者是“多想想好的方麵”等,孩子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他想的那麼嚴重,而好的方麵又是具體是什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逐漸地讓孩子學會分析問題的利與弊,並正確地權衡,而不是讓內心充盈著悲觀的陰影。

家長應幫助孩子推開心靈的窗戶,讓陽光驅散他內心的陰霾。

教子處方

用樂觀為孩子的生活增添一些亮色

悲觀作為一種特定的情緒,如果給其限定一個發揮作用的範圍,有時候也會有積極的作用。一般來說悲觀的孩子有著謹慎的態度,能夠增強他們係統地做出計劃和決定的能力,使他們不但善於預見而且能夠預防困難局麵的發生。他們可以預見那些別人可能會忽略的隱藏的危險或最糟狀況的出現。他們的悲觀性格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起一個實現目標的安全網。

因此,如果讓孩子的悲觀情緒做適當的引導,這種情緒完全可以成為發展的工具,而不是障礙。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健康,充滿活力,但麵對孩子嚴重的悲觀情緒,家長們應該這麼做呢?

1.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性格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