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過於依賴父母的照顧,平日裏動作緩慢等等;表現在學習方麵,往往就是上課不積極發言、不愛動腦筋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後一種表現是前一種表現的果。

被動與主動相對,主動的孩子對待外界的信息有靈動敏感的觸覺,總是以好奇的眼光打量外界的新鮮事物並善於嚐試、敢於創新。無論做什麼事,動作都十分利索。有的家長可能陷入了這樣的誤區,覺得主動的孩子太過莽撞,不沉著,反而認為被動的孩子“有內勁兒”,一旦爆發就會發光發熱。這樣的家長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孩子的被動與家長的主動是息息相關的。

孩子不主動,並不是因為他們認為被動是最適合自己、最有效的方式,而是因為他們已經在長期的生活中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他們被動的行為正是這一習慣自始至終在發揮作用的結果。被動的孩子其意識並沒有發揮作用,他們總是在等待別人的安排、處理或指揮。相反,主動的孩子,盡管看起來有些莽撞,但這是對外界刺激應有的回應,是一種心理健康的體現。

我們知道,自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通過自我意識來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因此,很明顯,被動是一種不自立的表現。

孩子為什麼“甘願”被動呢?

家庭教育形成的習慣

多數孩子都是家中的獨苗,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下,孩子鍛煉的機會相對較少,主動做事的好習慣也就難以形成。其實兒童都有探求欲,即使是一些成年人看來很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們眼中都有探索的價值。一些在科學或者其他領域有成就的人,在小時候也不是安分地對著書本,死摳書本上的知識就有後來的成就的。他們的父母往往都尊重他們的某些離奇行為,甚至是“破壞性”行為。而現在的家長總害怕孩子會受到傷害,於是便將他們置於“安全”的保護層之下,幫他們處理各種生活、學習上的事情等。久之,孩子這種主動的探求欲就會受到抑製,孩子慢慢地也會變得被動起來。

孩子表達不一樣的意見常遭打壓

表達意見時受到過多批評的孩子往往比較被動。有的家長見不得孩子有異議,孩子一提不同的意見,就劈頭蓋臉的訓斥孩子“你閉嘴,成績考成這樣還有理了?”“就你有理,有理……”殊不知,這樣隻會封住孩子的口,使孩子變得對什麼都漠不關心。孩子表達不一樣的意見別一味打壓,而應給予一定的鼓勵。這樣孩子就會變得更主動。

孩子壓力過大

俗話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但是壓力過大,孩子承受不起,壓力就會變成阻力。這種阻力會慢慢消磨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再加上孩子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很容易就會有被動的表現,比如在課堂上不主動發言、不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等等。

另外,我們見到過有些學生有很嚴重的偏科現象。比如說對物理十分感興趣,愛思考和物理現象有關的問題,而一提到英語就覺得索然無味,消極被動地接受英語知識。這就是說,對待事物主動與否與興趣有著十分密切的聯係。

因此,家長對待孩子的被動行為,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麵。隻有找對了原因,才能找到變被動為主動的途徑。

教子處方

把對孩子的愛藏起來一部分

每一位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愛的表達方式卻有盲目與明智之分。很多時候,家長應該讓自己“被動”起來,把對孩子的愛藏起來一部分,孩子能做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遇到難題讓孩子自己學會思考等等。這對於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進取精神都十分重要。

家長具體可參考以下幾點:

1.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

成功的起點往往是一個正確的目標,這個目標會帶給人無窮的力量去為之奮鬥。人是以目標為導向的生物,我們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體現生命意義的。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的興趣所在,多與孩子溝通,尊重他們的想法,並結合實際,讓孩子自己為自己的夢想作出選擇。這樣一來,孩子就有了最基本的動力。

同時,告訴孩子,要靠自己去實現夢想,否則夢想隻能淪為空談。注意在鼓勵孩子的同時表達對孩子的期望,讓他始終保持對夢想的熱忱。

2.給孩子灌輸選擇的觀念

很多孩子都是在“水到渠成”“車到山前必有路”等思想的影響下漸漸磨掉自己主動的意願的。如果讓孩子學會選擇,讓他明白不同的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是不同的,他就會認識到自我的意識發揮著何種作用。然後重視自我,進而不再依賴別人對自己的提示,成為一個積極進取的孩子。

3.多講偉人、名人兒時的奮鬥故事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多名人、偉人都是值得合作學習的榜樣。好的故事總是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能讓人受益匪淺。因此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事接受熏陶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以上這些辦法都是建立在父母明智的態度之上的,即讓孩子有發揮主動精神的空間。如果家長過分的溺愛,那麼一切辦法也就僅僅是個空殼,而不能發揮實際作用。因此,家長應讓孩子從日常的小事做起,逐步培養孩子積極主動的品質。比如讓他們自己洗一些單薄的衣服來明白汙漬是怎樣神奇地消失的等。讓孩子勤於思考,帶著疑問去探究往往行動更利索。我們相信,隻要家長“放得開”,要培養一個主動的孩子不是多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