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入手

大人孩子均有一定的惰性,因此人們需要靠不斷戰勝自己的惰性來提升自己。要提高身體素質,進行鍛煉是必不可少的。相比於在溫暖的被窩裏睡覺,躺在沙發上安逸地看著電視等,跑步等體育鍛煉無疑是沒有吸引力可言的。但是,體育鍛煉所能帶來的好處,又使我們不能忽視體能的鍛煉,因此要邁出第一步,就要先打敗自己的惰性。

如何讓孩子愛上運動呢?

1.告訴孩子運動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

鍛煉的好處體現在多個方麵:

首先體育鍛煉能促進兒童身體全麵發展。食物中含有各種蛋白質和無機鹽,這些都是骨骼和肌肉的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而人體必須有足夠的維生素才能使鈣和磷得到吸收。經常在戶外活動能較多接收日光,而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使皮膚中的一種物質轉化成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另外運動對於神經係統、心髒的生長發育都是十分有利的。經常運動的孩子,心肌健壯,跳動次數比一般孩子少,這是心髒健康的表現。

此外,運動還可以通過消耗大腦的氧氣促進血液循環來使大腦獲得更多的氧氣和養料。一個人是否聰明,主要取決於大腦的功能。兒童大腦需氧量占整個人體需氧量的50%,因此運動可以使孩子更聰明。

另外,運動還可以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塑造人的氣質等等。

當孩子對於運動的認識不僅僅是停留在使人費力出汗的表層時,便會在這些好處的“誘惑”之下進行嚐試。

2.將孩子好動的天性轉化成對運動的熱愛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喜歡安靜的家長對孩子好動的習性十分反感,這是不應該的。家長應積極地保護孩子這種天性,並通過恰當的方式轉化成對運動的熱愛。比如和孩子一起觀看體育比賽,讓孩子為運動的拚搏精神所感染等等。

另外,家長可讓孩子多接觸不同的運動方式,可能有的孩子不喜歡跑步對足球特別感興趣。家長就可以讓孩子通過足球運動來增強體質。

3.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

缺乏常性是很多孩子的毛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是行不通的。要養成習慣,首先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按照運動量的遞增原則為孩子製定一個運動計劃,讓孩子樂於接受。另外,家長要注意督促孩子,不要給孩子找借口的機會。

4.重視運動過程中人的因素

要讓孩子在運動中發現樂趣,人的因素也不可忽視。比如說,孩子可能因為自己的好朋友十分喜歡籃球而受到感染,也對籃球產生濃厚的興趣。還有家長在可以抽取時間和孩子一起鍛煉,這會讓孩子在鍛煉的同時體驗到和親人以運動方式相處的快樂。

運動不僅能增強孩子的體能,更給予孩子生命的關懷。兒童時期是人生的關鍵時期,家長應關注孩子的體能發展,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為孩子由足夠的“本錢”來充分發揮自身的自立能力。

35.浪費:花錢總是大手大腳

家長傾訴

旭旭和晶晶是同班同學,而且還是一對兒要好的朋友。最有意思的是兩個人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生日的前一天,兩個人在學校商量生日應該怎麼安排才最有意思。由於生日剛好趕在周末,兩個人最後兩個決定,請其他的朋友中午到旭旭家一起玩兒,晚上再到晶晶家玩兒。

旭旭回到家就“宣布”了自己的生日計劃。爸爸沒有表態,媽媽提議還是請爺爺奶奶到家裏來,一家人過生日才更有意義。

“可是我都跟同學商量好了,總不能讓別人說我言而無信吧!”旭旭一下子不高興了。

爸爸媽媽不好說什麼就同意了。

“媽媽,給我錢,我要去給晶晶買禮物!”旭旭說。

“媽媽前兩天不是才給過你嗎?買個禮物足夠了吧?”媽媽說。

“晶晶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當然要花很多錢給她買最好的禮物了。上次你給我的,我早就花完了。媽媽,你不會那麼小氣吧……”

最後,晶晶和旭旭都送了彼此一份很貴重的禮物,請同學們吃飯更是花了很多錢,兩個人總算覺得生日“有意思”了。

專家分析

引導孩子消費,培養勤儉美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曆史上不乏勤儉的格言和例子,如諸葛亮說:“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大到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小到個人的前途命運,不走勤儉之道,恐怕要走不少彎路。中華民族素以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以吃苦耐勞著稱於世。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有人就認為勤儉美德過時了,因此也不必要要求孩子從小節儉了。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良好的社會秩序需要人來維持,和諧的社會環境需要人來營造,同樣,社會的進步還需要人來推動。試想,如果每個人將自己的所得都全部揮霍,那擴大再生產不就成了空談嗎?

勤儉節約,不是表現在行為上的過分吝嗇,而是一種正確對待物質的觀念。懂得勤儉的人往往能將手中的財富進行最合理的配置,讓它們各自生產出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