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束縛過多
有些家長出於對孩子“嚴格要求”的目的,習慣了用指令性的語言方式對孩子說話,比如“你吃完飯馬上要寫作業”、“放學後要馬上回家”等。這種語言方式是明顯的“自上而下”的硬性要求,即祈使的語氣,這樣的語言往往包含著明確的時間限定,從而讓孩子感覺到一種緊迫感。
如果這種束縛過多,而持續時間過長的話,孩子的思維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即陷入到僵化的狀態,表現在行動就是過分死板,不懂得變通。
家長對孩子想象力的漠視
孩子的想象力都很豐富,時常有一些不同於常規的新鮮念頭。有正確教育觀念的家長會小心地嗬護孩子的想象力,因為這種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大逐漸地弱化。但如果在兒時給予正確引導的話,想象力可以轉化成一種成熟的思辨力,使人的思維更具優勢。但有些家長卻對孩子的想象力持漠視,甚至“敵視”的態度,總覺得孩子就應該勤奮讀書,考個高分。這樣一來,孩子的想法沒有得到預想的回應,自尊心受挫,又整日對著書本上的知識,思維自然容易形成單一的模式。
由此看來,家長的教育觀念對孩子靈活性的培養有極為關鍵的作用。因此家長應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思考,去突破陳規,從而使思維方式逐步成熟起來。
教子處方
通過具體的方法訓練孩子的思維方式
思維靈活是一種重要品質。思維靈活的人不僅解決問題的速度較快,解題的辦法較多,而且善於改變解決問題的策略。思維的靈活性是可以從小通過訓練加以提高的。那麼,家長該怎樣訓練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呢?
1.要經常讓孩子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對性
很多人在麵對問題的時候之所以不會變通,是因為他在潛意識裏將問題絕對化了。因此從小讓孩子了解事物的相對性可以讓思維的“柔韌性”更好,從而學會從側麵、逆向等多種角度思考問題。
比如媽媽可以問女兒“你是媽媽的什麼呢?”、“媽媽是姥姥的什麼人呢?”等問題,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對的。另外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留個“尾巴”,讓孩子自己去想結局是什麼樣子,讓孩子盡量地將結局多樣化,從鍛煉孩子多維的思維方式。
2.要經常讓孩子知道事物的變動性
有些人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問題,這種人眼中的事物都是一成不變的。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因此遭遇變故時自然會因為預料不及而無法進行正確的思考。因此家長應該從小讓孩子知道事物都是變化的,隻是有的變化細微得讓人感覺不到。
比如家長可以先從一些明顯的變化講起,像是四季的變遷、一天中太陽的不同位置等等然後再逐步過渡到變化幅度較小的事物上。此外家長還應讓孩子學會察覺變化,比如給孩子一幅圖,讓孩子仔細觀察,然後再做一些細微的改變讓孩子去觀察變化等。
3.讓孩子學會全麵地看問題
有時候,如果看問題過於片麵的話,就不能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導致問題無法解決。因此全麵看待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家長可通過弈棋法來鍛煉孩子的全麵思維。動物棋的棋子隻有八個,四個白豬,四個黑豬,棋盤是由橫豎四條直線組成的九格方盤。玩的規則是:隻有在一條直線上兩隻同樣的小豬,才可以殺死對方緊挨的一隻豬。規則雖然很簡單,但卻能使孩子們從一連串的勝利和失誤中,學會瞻前顧後,全麵看問題的本領。
思維的靈活性還是體現在思維的正確方式上,因此家長教會孩子正確的思維方法。所謂“窮則變,變則通”,相信靈活性的孩子能夠在將來的社會中生存得更自在。
40.缺乏同情心:“別人怎麼樣跟我有什麼關係……”
家長傾訴
晚上,哲哲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是一個故事片,講到有一群山區的小孩子,每天上學要走2個小時,而且都是山路,沒有米飯吃,隻能喝玉米麵粥,一年到頭也吃不到一次肉……
媽媽歎了口氣說道:“這些孩子真苦呀……”
哲哲聽了很隨意地說道:“媽媽,老師說了,青菜、玉米都是有營養的食物,有什麼苦的呀!”
爸爸聽了說道:“你這種想法錯了,這些孩子是因為沒有別的可吃,隻能吃這些東西,你應該同情他們。”
哲哲白了爸爸一眼說道:“他們苦不苦跟咱們有什麼關係呀,反正咱們想吃什麼有什麼……”
專家分析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顆愛心的種子需要澆灌
一些幼教專家到一家幼兒園進行心理測試,其中有這樣一道題目:“一個小妹妹感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願意借給她外套嗎?”結果孩子們半天都不回答。當老師點名時,第一個孩子說:“病了會傳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該生病了。”第二個則說:“我不讓,我怕她穿了就不還了。”第三個說:“她為什麼不穿自己的外套呢?”……結果,半數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種種理由,表示不願意借衣服給生病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