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做孩子興趣的導師(2)(3 / 3)

如果孩子還不具備文字記錄的能力,父母也要給他準備一個筆記本,把題目寫下來,讓他口述。

不要讓孩子覺得這是一項“任務”或“作業”。

對於孩子的興趣要尊重

父母箴言

一般說來,都是父母在決定孩子要學什麼,不要學什麼,而對於孩子自己的意願,父母從來不會問孩子太多。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喜歡什麼,父母都不會關心,他們隻關心孩子的學習怎麼樣。這樣一來,孩子會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一旦失去了興趣,成績當然就不會理想。

興趣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學自己想學的。經常會看到有的孩子每天都要背一大堆的琴書,然後苦著一張臉,坐在鋼琴旁邊練琴。麵對這種情況,孩子的父母也許會說:“我們現在有能力送他來學,現在的孩子多幸福,想要什麼有什麼,我們小時候……”確實是這樣,社會發展了,家庭經濟條件也好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我們要順應社會的發展。但是,無論怎樣的教育,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興趣。

要知道,人的興趣本來就是單方麵的,對於一件事情,也許孩子在開始的時候並不感興趣。但是,如果父母可以引導、鼓勵他們,給他們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機會去接觸和學習這件事情,就可以培養出孩子的興趣來。不過,在這之前,父母必須對孩子的能力和意願以及其他方麵的條件都要做再三的考慮。

再說了,孩子的興趣本來就是隨著成長而改變的,有個孩子小時候喜歡玩棒球,還曾經把當棒球手當成自己的理想,但是,他長大了之後卻成為了一個研究天文方麵的科學家。其實,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就會有不同的興趣,所以,不要太早就給孩子指出一條路讓孩子去走。

尊重孩子的興趣不是光說說就可以的,必須要有實際的行動。有的父母會尊重自己孩子的興趣,但是當他們失去耐心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成為他們的出氣筒。但是,有的父母卻不這樣做,他們知道,那樣對孩子的傷害會有多深。

例如:在結構遊戲中,向來非常聽話的湯姆一直站在旁邊,不管爸爸怎麼鼓勵、勸說,甚至責備也不肯參與遊戲,爸爸並沒有因此而失去耐心,更沒有生氣地對湯姆大聲喊,而是問他:“你不想搭公園,那你想玩什麼?”湯姆說:“想搭一架飛機。”“我批準了你的想法。”爸爸當即說。湯姆高興地玩去了。其實,對於父母來說,搭公園和搭飛機差不多,關鍵在於孩子本身是否感興趣。對於有興趣的東西,孩子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欲望,並在學習中產生—種滿足感、愉悅感。但是,有許多父母總是要求孩子像大人那樣坐著,聚精會神地看書,對孩子感到十分好奇的東西卻不準他摸,甚至不準問。這樣一來,孩子沒有興趣,他便無法發揮主動性,根本就學不好,久而久之,孩子是會產生壓抑、厭惡、叛逆心理的。

當孩子對某些事情不感興趣或是對某件事情不屑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硬和孩子對立。而是要誘導孩子。

比如,一個孩子跟母親在看現代油畫,他持批評態度。這時,母親不是反駁他,而是對他加以引導。

母親:“這種抽象派的畫你不喜歡?”

孩子:“嗯!我覺得難看。”

母親:“那寫實派的畫你喜歡嗎?”

孩子:“寫實派的畫又是怎樣的?”

母親:“寫實派的畫就是畫個人就像個人,畫朵花就像朵花,畫間亭子像間亭子。”

孩子:“噢!那我喜歡那種畫,現在我才知道我喜歡寫實派的畫。”

還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

一個13歲的孩子在畫廊看到那些抽象派的畫時,對父親說:“這些畫沒意思。”父親說:“不懂少多嘴,你對這方麵又不了解,最好搞清楚了再發表意見。”

孩子很不服氣,大聲地說:“我還是認為這些畫沒什麼好的。”

這種對話有什麼效果呢?隻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既增長不了他對藝術的認識,也不能增進他對父親的敬愛,他甚至會找機會回敬父親一句:“你對這種畫又知道多少?”這就造成了雙方的對立,拉大了父子間的距離。

所以說,對孩子進行誘導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對孩子的無知報嘲笑的態度。

在尊重孩子的興趣時,最主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孩子,調整期望值,因材施教。總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今天拿唱歌跟這個比,明天拿畫畫跟那個比。能力強的孩子還好,比出了自信;能力弱的呢?就比出了自卑,比出了壓抑,比出了越來越沮喪的心情。如果每位家長都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製定出相應的目標,讓每個孩子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適當的發展。那麼,孩子學起來將會很輕鬆愉快,家長也將成為一名教育的智者。

孩子的興趣需要父母的關注

父母箴言

當孩子對某件東西或是某些事情感興趣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對其關注一下,因為,孩子的興趣隻有有了父母的關注,才會有可能把它發展成為一種才能。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興趣不注意的話,那麼,孩子的興趣往往很快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