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1)(2 / 3)

用音樂教育發展孩子的能力

父母箴言

現在的父母都在為孩子做一些額外的教育,音樂教育更是大多數父母們的選擇。為什麼父母都選擇了音樂呢?因為,音樂教育可以讓孩子各方麵的能力得到發展。

喜歡音樂可以說是孩子們的天性,父母也經常會運用音樂來撫慰或是教育孩子。那麼,音樂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有什麼作用呢?

1.音樂教育有助於孩子的情感發展

情感是人的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方麵。音樂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節奏、和聲、聲調等音樂要素有機地組合了起來,將美好的情感付諸於聲音的表達中。這種聲音能扣動孩子心靈中的琴弦,使孩子產生一種強烈的情感體驗。因此,不管是從教育方式、教育手段,還是從孩子的接受心理來說,音樂教育在培養孩子良好的情感方麵都具有獨特的效果。

2.音樂教育有助於培養孩子協作的意識與技能

孩子的社會化是指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的過程。在一開始的時候,孩子的社會化表現為以自我為中以傾向,就像是教育家皮亞傑所說的:“兒童早期的社會行為處於自我中心和真正的社會化之間的中間地位,隻有當他們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脫出來,具備了與同伴進行有效的協作的能力,社會行為便進入一個新階段。”在這一社會化的過程中,對於孩子的音樂教育就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3.音樂教育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年齡小的孩子在家庭裏往往隻處於服從的地位,或是處於撒嬌邀寵的“小皇帝”地位,要發展平等自治的夥伴關係是很困難的。但是在音樂活動中,父母可以使孩子逐漸體會到活動規則對活動本身的保障作用。

4.音樂教育有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

皮亞傑認為“語言導致行為的社會化”。有了語言,人們的內心活動才能進行彼此的交流。因此,語言的發展是孩子的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方麵,而音樂教育則具備了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諸多因素。

作為音樂教育的主要形式的歌曲,它包含了兩個部分:歌詞與旋律。歌詞再配上動聽的旋律,對於孩子來說,比較容易能夠接受和吸收。讓孩子多聽一些優美的歌曲,能夠使孩子積累一些精練、優美、富有感情的詞彙。

音樂教育不僅對孩子的一般意義的語言發展有促進作用,還有助於孩子特定意義上的語言——交際發展。這種語言必須在交往中才能學會運用。尤其在音樂遊戲和舞蹈中,父母應當引導孩子學習使用交際語言進行交往。比如“我想和你跳舞”,“請你和我一起玩”等。這些語言是交際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這些交際語言能夠促進孩子社會交往技能的發展。

5.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

目前市麵上流行的胎教音樂很受歡迎,那些悠揚、輕柔、婉轉的曲調不僅使母親聽了心曠神怡,而且使母體內的胎兒也能受到感染,使他們生活的“宮內世界”也像母體外一樣的充滿陽光,從而使他們變得健康、漂亮、聰明。音樂為什麼能夠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呢?

美國佛羅裏達州、加利福尼亞州的政府有這樣的法規,每一名新生嬰兒都必須獲贈莫紮特、貝多芬的音樂激光唱片。這是因為研究顯示,聆聽這兩名大師的音樂能夠提高兒童的智商。除此之外,他們還有這樣的規定,州內的每一間托兒所都必須播放莫紮特與貝多芬的音樂給孩子們聽,以便進一步為孩子營造一個能提升智商的環境。

對於孩子來說,自出生之前開始就對音樂有好感,出生後不斷發展著對音樂的喜好,3—4歲時就已初步具備欣賞音樂的能力了。音樂能使孩子享受一種深深的愛,使孩子的心情充滿歡樂。這種情緒會促使孩子神經係統的發育完善,能夠調節血流量和神經係統的活動功能,有利於孩子的記憶、理解、想象思維等各種能力的發展。

6.音樂能夠促進孩子神經細胞的傳遞

孩子在出生後大腦不斷發育,環境和經驗都不斷在神經元(大腦內傳遞信息的微小的帶電神經細胞)之間形成神經回路和圖形。大腦裏有無數個這樣的神經元。不過科學家發現,如果大腦不利用某些神經元,也不在它們之間建立通道,那麼就會把它們削減掉。孩子所處的環境越豐富多彩,其大腦網絡就越發達。

大腦發育最旺盛也是最關鍵的時期,是從出生後即開始到10歲左右結束。語言能力和音樂能力都是在這段時間裏發展的。近期研究表明,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一般推理能力所依賴的神經學基礎主要是在一歲之前建立的。孩子聽到的話語使神經元之間產生一係列複雜的相互聯係,這些聯係對整個大腦的發育有重要影響。同樣,研究顯示,父母越是給孩子唱歌或播放旋律優美、結構嚴謹的音樂,孩子大腦就越容易產生神經回路和圖形。

除了上麵所說的這些作用之外,音樂還有很多有助於孩子的其他作用,父母不妨讓孩子接受一下音樂教育,讓孩子在音樂教育下更快樂地成長。

用音樂給孩子減壓

父母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