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學習上產生了壓力的時候,父母可以用音樂給孩子減減壓。平時在孩子學習之餘,父母不妨為孩子多置辦一些有關音樂方麵的東西,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更輕鬆地學習,還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
和大人一樣,孩子也會有心理方麵的壓力以及學習方麵的壓力,隻不過孩子的壓力不像大人那樣複雜,但是對於孩子細小的心靈來說,有壓力不能不引起父母的重視。如果孩子感到心理壓力很大的時候,父母不妨為孩子選擇讓孩子多聽一些音樂,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孩子可以從一種受壓的精神轉為深度鬆弛,由恐懼的精神狀態轉為充滿靈感和創造力的精神狀態。這種方法被人稱為是音樂療法。
所謂的音樂治療是通過音樂、樂器或是某些音樂活動來維持、重整人的精神,以致促進身心健康的一種方法。根據有關研究認為,音樂對於人的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甚至是嚴重病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法。在近幾年來,父母們用音樂去幫助孩子減輕壓力的方法十分流行。至於選擇什麼樣的音樂作為一種減輕壓力的方法,就完全是隨心所欲,就看孩子喜歡了。不管是古典、浪漫,還是現代派搖滾樂、爵士音樂等等,隻要旋律優美,能夠使人安靜輕鬆就可以了。
在音樂治療中,人們經常會提到“莫紮特效應”。莫紮特的樂曲優美動人,繞梁三日,其高音頻的樂聲,伴著和諧生動的旋律,讓人覺得放鬆了許多,更重要的是它還是為腦筋及身軀而作的治療藝術品。
根據專家研究,莫紮特的樂曲能引起以下反應。
舒緩孩子的身心,減低精神及情緒壓力,是孩子繁忙一天之後最好的享受,讓孩子可以悠哉悠哉的進入甜蜜夢鄉。
自然地釋放情緒的舊包袱和感情創傷,讓孩子更容易聽到內心深處的聲音,改善感受,增添生命力,調節生活速度。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促進孩子的創造力,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刺激直覺和第六感官,提高孩子的智商(IQ)及強化孩子的右腦功能。
改善心跳速率,保持血壓及體溫的正常。
改善孩子的身體活動及協調能力。
可能莫紮特音樂還不止這些作用,但是這些對孩子來說已經足夠了。很多研究證明,孩子聽音樂最好是節奏比較平穩的,合乎人體活動的節律,比如中國古典音樂如高山流水等。
用音樂減輕壓力的方法很多,除了欣賞莫紮特的樂曲外,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或與他的朋友們一起試試以下方式。
引吭高歌,可以隨意,不要拘泥。
進行音樂遊戲。
鼓勵孩子自己作詞。
與孩子一起分析和討論歌詞。
讓孩子自編譜曲。
讓孩子彈奏或亂彈樂器。
讓孩子隨著音樂創作動作,翩翩起舞。
讓孩子模仿樂器的聲音或作一般聲音模仿。
父母和孩子都可以盡量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用音樂去盡情地放鬆,讓音樂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當人們欣賞音樂時,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常常會有一種陶醉感。音樂可以使人忘卻身邊紛擾的世界,進入一個神仙般的世界。難怪心理學家常常呼籲,要善於使用美妙的音樂來調節自己的情緒,陶冶自己的情操。
人的情緒是一項複雜的活動,與大腦皮層下丘腦、邊緣葉有密切關係。因此,美妙的音樂能使孩子的心境愉快。這種愉快的情緒,能夠有效地改善和調整大腦皮層及邊緣葉的生理功能,從而使孩子的神經係統發育得更加完善,這種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比擬的,這也是那些音樂大師的作品廣泛流傳,經久不衰的原因。
由此可見,父母不應該忽視音樂的力量。這種力量或許在短時間內並不顯著,但是,那潛藏的能力終將會在某些時候表現出來的。
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
父母箴言
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極大,在對孩子音樂的培養方麵也是如此。培養孩子的音樂才能非常重要。要知道,愛好音樂、有音樂才能的孩子,他的思維、觀察、記憶、想象等能力都要超過一般的孩子。
可以說,很多孩子是在音樂陪伴下蹦蹦跳跳地長大的,所以,有的孩子就體現出了在音樂方麵的才能,這些才能主要體現在唱歌、舞蹈、彈奏、表演等方麵。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的父母對待孩子學習音樂的態度卻是不可取的。
1.當孩子在家中快樂地唱唱、跳跳的時候,父母會覺得孩子太吵而把孩子訓斥一頓,這樣就扼殺了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每天都逼著孩子去學習這樣或是那樣的樂器,同樣會讓孩子提不起對音樂的興趣。
2.當孩子要參加音樂表演的時候,父母不是對孩子積極地鼓勵,而是說學習音樂沒有用,沒出息,讓孩子把功夫下在學習上,不支持孩子進行音樂活動。
3.平時父母隻重視對孩子學習知識能力的培養,但是卻忽視了對孩子在音樂能力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