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訓練孩子敏銳的聽覺
(1)聽辨不同音色
音色是指聲音的色彩特征,音色又是不同人聲、不同樂器以及它們的不同組合在音響上的特色。
在欣賞音樂的時候,音色的辨識能力對於一個人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欣賞音樂的時候,聽的人首先是對音響的感知,其中就包括了對音色的辨識能力,因此,音色也是音樂中直接觸動孩子感官的一種手段。既然音色對於一個學習音樂的人這麼重要,那麼,要怎樣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尋找不同的音色呢?
在平常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去敲擊一下孩子周圍的一些物體,比如板、櫥、碗、鐵片等,引導孩子去傾聽、辨別這些聲音。這樣,孩子就能通過自己動手敲擊,初步探索到聲音除了高低之外,還有色彩的感覺。
接著父母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去尋找音色的亮和悶的比較,比如,在樂器中,大鼓的聲音比較低而悶,碰鈴的聲音又清脆又明亮,這兩種音截然不同。這樣,孩子在探索聽辨各種樂器的音色過程中,聽辨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父母還可以引導孩子去運用不同音色的樂器為歌曲、詩歌、舞蹈等伴奏,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更能認識到不同樂器的不同音色與效果。
(2)識別高音與低音
首先,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聲音是有高低之分的。父母可以通過讓孩子聽敲擊各種物體所發出的聲音,讓孩子們在聽的過程中自己找到這個概念。父母可以給孩子做一個實驗:敲打灌了不同量水的水瓶,讓孩子聽辨聲音的高低,然後讓他們到周圍去尋找高低不同的聲音。比如,可引導孩子敲椅子、敲地板、敲大櫥、敲桌子、敲門……從而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聲音是高低有別的。
其次,讓孩子聽琴上的音。每次聽的時候,都要引導孩子聽辨出哪個音高,哪個音低。當然,這種訓練要經常反複地進行,使孩子在彈彈唱唱中提高聽辨高低音的能力。
最後,引導孩子聽辨樂曲中的高音,比如聽長笛的高音旋律和大提琴的低沉旋律,可以啟發孩子辨別哪個聲音高,哪個聲音低,高音像什麼,低音像什麼。這樣做,不但使孩子積極思維,探究音的高低,而且還能進一步識別和想象高低音代表著小鳥飛和大象走。經常的誘導性啟發會促使孩子提高聽辨力,豐富想象力。
(3)感受音樂的節奏
節奏是音樂的脈搏,任何音樂都有節奏。要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力,首先要特別注意節奏感的訓練,這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孩子學唱歌、舞蹈、樂器,都離不開節奏感,那麼如何去指導孩子感受音樂的節奏呢?
首先,要教會孩子聽的方法和探索節奏的能力,孩子有了這種能力,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了。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裏,到處充滿著不同的音樂與節奏。
其次,可讓孩子聽音樂,打節奏。一般來說,年齡較小的孩子都先會搖動物體發出響聲,以後才逐漸學會敲打物體。在搖動物體的過程中,孩子最初的節奏感已經產生。父母可以引導他用轉手、拍手的形式隨著音樂節奏搖動。孩子練習了手的動作,進而發展了節奏感和聽覺的敏銳性。
年齡稍大些的孩子,可讓他們跟著音樂拍打節奏。也可訓練他們跺跺腳、拍拍手。進而發展到腳跺拍手打節奏。讓孩子在聽聽、動動的活動中發展聽覺,培養思維能力與手腳動作協調的能力。
最後,可以考慮用多種形式讓孩子感受節奏。孩子在運用樂器打節奏中會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愉快,也能運用打擊樂器來表達某種情緒,從而發展其創造能力。父母可以提供孩子一些小樂器,或自製小樂器,並與孩子一起配合打節奏,這對孩子學習節奏,是一種很好的鼓勵和促進。
2.訓練孩子的節奏感
(1)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聽節奏的習慣
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傾聽周圍環境的各種聲響。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不管是自然界還是社會生活中都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聲音,有汽車的喇叭聲、蟲鳥的鳴叫聲、雨水的嘀嗒聲、雷電的轟鳴聲以及動物的吼叫聲,這些都是自然的節奏。父母可以利用這些節奏自然地、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傾聽並模仿,讓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把握住音高、音準及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