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11個細節
負暄瑣話
作者:裘山山
平生第一次參加旅遊團,去的是美國。這一趟美國之行,感慨頗多。
1、當我站在帝國大廈上看紐約時,覺得和上海差別不大,高樓林立,熱鬧繁華,但行駛在一些小城市或者鄉村時,會感覺沒法比。由此體會,中美之間的差距在大城市縮小了,在小地方依然很大。
2、中國人真多,一路上總能見到同胞,仿佛走在中國的景區。我能感覺到,美國人已經意識到中國遊客是“市場”了,在帝國大廈的電梯裏,居然有中文廣播,在康寧玻璃城表演時,居然增加了中文解說,我去櫃員機取錢,居然出現了中文提示。
3、在美國,中國遊客的文明水平有所提高。大聲喧嘩的少了,不排隊的少了,隨地扔垃圾和隨地吐痰的少了,但依然有不足,比如參觀時不認真聽講解,光知道照相,缺少自信友善的笑容,目光總是警惕的。
4、美國遊客總是一臉陽光的笑容,在任何地方留影都不會老老實實的站著,一般都伴有形體動作,那些形體動作談不上優雅,也談不上酷,但我可以看出他們很開心,很自在。
5、在曼哈頓,在華爾街,在距離白宮不遠的政府部門門口的街道上,我都看到了小商小販們的攤位。原來有大生意的地方,也允許小買賣存在,做大事情的地方,也不歧視小事情。
6、參觀華盛頓紀念碑時,導遊介紹,此碑係埃及式大理石方尖碑,高169米。華盛頓法律規定,任何建築不得超過這個碑的高度,所以你在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它,它就像一把白色的劍,筆直地插入藍天。導遊又特意提醒我們,這個碑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顏色是不同的。我仔細一看,果然,下麵的石頭顏色淺一些。上麵石頭顏色深一些。導遊說,那是因為當初修建這個碑時,修到一半,淺色大理石用完了,於是就換了另一個州的另一種石頭繼續往上修。兩種顏色的方尖碑,不也很雄偉嗎?
7、在費城參觀老國會廳時,見旁邊有一紅磚廁所。導遊說,這個廁所的原址是華盛頓故居。
8、一路上到處都能見到美國國旗,規格很不統一,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有旗杆,有的就掛在樹上或窗戶上。一些重要機構插著它很正常,但一些看上去破敗的地方也掛著。國旗圖案就更隨意了,到處都可以印。我買了一疊一次性紙盤,用來裝垃圾的,也印著國旗圖案。
9、華盛頓越戰紀念碑據說是在爭議中修建起來的,有一麵牆是在越戰中死亡的士兵照片,旁邊則是一組美軍士兵的雕像。我忽然發現,這些雕像沒有一個造型是英勇無畏的,雖然大小完全跟真人一樣,但他們的形體動作和麵部表情,全都呈現出一種小心、緊張甚至害怕的樣子,端著槍,彎曲著膝蓋,弓著腰。也許,這體現了他們對這場戰爭的反思?
10、組約世貿大廈已經消失10年了。10年過去,在原址上修複的“自由之塔”仍未完工,原先的計劃是2012年竣工,後來改成2015年,看現在的情形,我估計得2020年了。
11、去大瀑布的路上,我們的大巴壞了,水箱漏水。當時已是黃昏,導遊迅速聯係她的上司采取措施,將我們安頓住下。這天晚上。另一輛大巴從紐約趕過來,司機是個胖胖的金發白人,我第一眼看到她時,她正在大巴的底層,將所有人的箱子一一擺好,整個過程中她都笑容滿麵,絲毫沒有“做苦力”的感覺。
【阿紫薦自《南國都市報》2012年4月5日/陳明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