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讓孩子學會自己檢查作業(1 / 2)

自立心得

現在很多孩子沒有壓力,他們不是主動學習,而是被父母們連拉帶推地去學,於是就常常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中。這樣學習,不但不能出成績,長此下去,還會給孩子們造成“厭學”的情緒。因此,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產生學習的動力,讓他們主動去學習。

雪兒放學回家了,但是,平常都一臉笑容的雪兒今天卻很不高興。這一點,媽媽也注意到了。

“雪兒,怎麼了,挨老師批評了?”媽媽問。

“沒有。”雪兒回答。

“那是怎麼了,一臉的不高興。”

“期中考試成績下來了,我沒有考好。”雪兒又回答。

“老師不是說你這學期有很大的進步嗎?怎麼又沒考好呢?”媽媽很疑惑。

雪兒沒有回答媽媽的話,隻是一個勁兒的低頭扒飯。

吃完飯,媽媽來到了雪兒的房間,打開雪兒的卷子。看著雪兒的卷子,媽媽有點生氣了。因為雪兒沒有考好不是因為她不會,而是因為她太馬虎,她居然把“彬彬有禮”寫成了“杉杉有禮”,“遙遙相望”寫成了“搖搖相望”。再接著看下去,老師在雪兒的卷上寫了這樣一句話:讓孩子自己檢查作業。

看到這裏,媽媽明白了,平常都是媽媽幫雪兒檢查作業,然後把檢查出來的錯誤直接告訴她,讓她改正。當需要她自己檢查的時候,她就檢查不出來了。於是,媽媽決定以後讓雪兒自己檢查作業。

當雪兒拿著自己的作業讓媽媽檢查的時候,媽媽說:“你自己檢查過了嗎?”

聽了媽媽的話,雪兒愣了一下,“沒有。”

“那你自己先去檢查一遍,然後我再檢查。”

“噢。”雪兒答應著就要回房。

“如果我檢查出一個錯誤,就要罰寫十遍,你可以小心檢查哦。”媽媽接著又說。

聽了媽媽的話,雪兒趕緊回房檢查去了。

當然,第一次檢查難免會出現錯誤,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雪兒檢查作業的質量越來越好了。當然,雪兒的成績也越來越好了。

延伸閱讀

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孩子的各項能力是在學習中得到鍛煉和提高的,學習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因此,孩子的學習被父母看得格外重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學習好。當然了,想要學習好是需要條件的,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學習必須是主動的。

要想讓孩子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父母就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有的父母總是害怕孩子會落後,因此,看到孩子動作慢了一點,就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忍不住要去指指點點;成績差了幾分,少不了要警告幾句。在父母的意識裏,認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進步就會愈快。其實這樣的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

如果總是被父母督促著學習,孩子就會養成被動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當然了,孩子還不成熟,沒有自製力,所以就需要父母適當的提醒和督促。但是,父母要知道,督促孩子是想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學習,而不是讓孩子變得被動。因此,父母對孩子的督促隻能是適當的,並且一定要講究方法。比如,孩子在電視機麵前已經坐了很長時間了,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對孩子說:“你的作業要什麼時候做呢?”而不是說:“不要再看電視了,做作業了!”父母這樣做隻是讓孩子被動地從電機前站起來,而不是主動去學習。

父母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隻要點到為止就行了,千萬不要嘮嘮叨叨,更不要大事小事全幹涉。要知道,在父母的嘮叨和指責中,孩子是不可能會有積極愉快的上進情緒的,也很難去主動積極地思考。父母的嘮叨隻會讓家庭氣氛緊張,讓孩子緊張,根本就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寬鬆而寧靜的學習環境。因此,父母應該學會長話短說,更應該學會不該說的話不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