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諸事自有樂和料理,孟飛是個閑不住的性子,待山寨之事吩咐停當,便帶了薛瞼,鄒潤二人下了山。
這些時日,因著山寨草創,還離不得孟飛這個大頭領坐鎮,安穩人心,如今諸事已經理順,自有手下兄弟操持,他這個山寨之主也總算是有時間去料理些急要的事情。
雖說前世讀《水滸》,梁山起義浩浩蕩蕩,震動天下,可總歸是以一隅之地對抗大宋王朝,梁上雖說現在有數萬人之眾,可其中有一半是老幼婦孺,想要山寨發展壯大,自然離不得豪傑相助。
眼下梁山泊左近便有三個真英雄,真好漢,孟飛如何肯錯過,道是哪三個,不是旁人,正是義膽包身,武藝出眾,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府,不怕王法的阮氏三兄弟。
孟飛前世讀《水滸》,梁山眾英雄當中,對阮氏三兄弟也是格外喜愛,按書中記載,這三人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三個,就居住在梁山泊附近的石碣村中,平日裏以打魚為生,有時也做些私商勾當,這三個都義氣深重,又武藝過人。
按吳用向晁蓋推薦三人之時所言:“義膽包身,武藝出眾,敢赴湯蹈火,同死同生,義氣最重。”
兄弟三個一個喚做立地太歲阮小二,一個喚做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個喚做活閻羅阮小七。
三兄弟先是跟著晁蓋等人一起劫了生辰綱,事發後一同上了梁山,以後在曆次戰爭中,阮氏三雄作為梁山泊的水軍頭領,累次立功,不幸的是晁蓋中箭身亡後,宋江實行投降路線,被朝廷招安後,先是征遼國,後是打方臘,在征討方臘的戰役中,阮小二和阮小五先後戰死,隻得阮小七一人保全性命。
孟飛今次下山要尋的正是他們兄弟三人,梁山山寨草創,雖說有孫立,樂和等兄弟相幫,然梁上現在最要緊的就是組建屬於自己的水軍。
沒有水軍,這浩浩蕩蕩的八百裏水泊天險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阮氏三雄正是孟飛心中最佳的水軍頭領人選。
下了船,孟飛三人找左近村漢問了石碣村的路徑,徑直趕來。
下山之時,孟飛便將此行的目的對著鄒潤,薛瞼說了,對此鄒潤十分不解:“哥哥!那阮氏兄弟,究竟是何等樣人,也勞動得哥哥大駕,親自來請,哥哥倘若看重他們,使人來招就是了,以哥哥在這山東路上的聲望,還怕他們不來。”
孟飛笑道:“兄弟此話差矣,我敬重的不是他們三兄弟的手段,而是重其是真英雄,漢末昭烈皇帝劉玄德尚且能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我今為表誠意,難道就不能親自來請阮氏三雄?”
鄒潤平日不讀書,哪裏知道甚麼昭烈皇帝,甚麼諸葛亮,也不說話,隻是不以為然,他性子甚至傲氣,梁山之上也隻服孟飛一人,今日孟飛為請阮氏兄弟,竟自降身價親自來請,倒也難怪鄒潤不滿。
隻是既然孟飛說了,鄒潤也不好再說什麼,隻是緊緊跟著孟飛,以防有村中閑漢上來攪擾。
“大郎!你去尋個人來問問阮小二家住在哪裏!”
薛瞼領命去了,不多時便帶著個村漢過來,那村漢見孟飛鮮衣怒馬,儀表不俗,連忙拱手下拜:“不知貴人喚小人前來何事?”
孟飛道:“路過此地,聽聞這石碣村有阮氏三兄弟英雄了得,特來拜訪,不知小哥可認得這兄弟三個。”
那村漢聞言,道:“貴人可是要尋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
孟飛忙道:“正是!這三兄弟如今可在村中!?”
孟飛來之前就擔心,這三兄弟此時不在石碣村,畢竟書中也不曾明言,這三兄弟是濟州本地人氏,倘若不在,還真是沒處尋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