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打響名頭(2 / 2)

可梁山要發展,今後山上的人會越來越多,雖然孟飛已經安排人在後山開荒種地,等到明年,那些一同上山的百姓便能自給自足,倘若隻是將這梁山當作世外桃源,那些錢糧絕對是富富有餘,可梁山眾英雄顯然誌不在此。

“哥哥!雖說此次下山,解決了山寨糧荒,可今後山寨該如何發展,還需哥哥拿個章程,否則的話,隻怕眾兄弟安逸日子過得慣了,難免心懶,於梁山大業不利!”

孟飛知道樂和說的句句在理,自從“替天行道”的杏黃大旗立了起來,梁山軍的指導思想是有了,可行動綱領卻還是一片空白,孟飛想在這即將到來的大爭之世做出一番大事業來,也不能總是憑著下山打劫那些大戶,有道是,蛇無頭不行,孟飛作為梁山寨主,他若是帶不好這個頭,梁上兄弟到死也隻能是一群水窪草寇,上不得台麵。

這一日,孟飛也在考慮這個問題,眼下就高舉義旗,造大宋朝廷的反,以梁山的力量顯然還遠遠不夠,或許梁山能夠在山東路上,縱橫一時,可要想成事,顯然做不到,大宋朝廷即便糜爛,至少還有種家的西軍可堪一戰,到時候蟻多咬死象,更何況如今的梁山,還稱不上是大象,頂多就是條土狗。

所以眼下最要緊的就是發展,慢慢積蓄力量,如果一切都按照書中記載發展的話,用不了幾年,這大宋朝便會狼煙四起,烽火連天,到那時候,自然有方臘,王慶,田虎等人做那出頭鳥。

思慮了一番,孟飛才道:“眼下我梁山最要緊的就是積蓄實力,廣施恩義,招攬人心,此次下山,我梁上所獲頗豐,不但解決了山寨糧荒,更是打響了我梁山的名頭,此乃無本萬利的買賣,沒道理不去做。”

孫立,樂和兩人聞言,也是連連點頭,既壯大了梁山的實力,又獲得了人心,自然沒道理反對。

大宋朝立國百餘年,到如今已經不複當年盛世景象,朝堂之上依舊是歌舞升平,可是民間卻早已餓殍遍野,道君皇帝不理百姓疾苦,隻一味的指使爪牙橫征暴斂,黎民百姓早已是苦不堪言,常此以往,大宋朝隻怕是要盡失民心。

而梁山劫富濟貧,到時候大宋朝人心盡失,而民心皆向梁山,大事可期。

民心要聚集,同時也要增強梁山自身實力,這殺富濟貧的事要做下去,遲早會引得朝廷發大兵前來征剿,到時候,兩軍對陣,自家拚不過,說什麼都是白搭。

孫立是軍官出身,這操練兵馬一事自然要落在他的頭上,孫立也不推辭,當即拱手道:“哥哥放心,此事自有俺來料理!”

大練兵迅速便在梁山上轟轟烈烈的展開了,梁山兵士原本就是好勇鬥狠之輩,如今再有孫立這個正統的軍官操練軍陣,戰鬥力倍增那也是自然的。

果然如孟飛所料一般,自打上河村一戰,梁上的威名迅速在這山東路上傳揚開來,都不用孟飛操心,自有上河村的百姓四處為梁山張目。

隻是像李大戶那樣為富不仁的豪紳卻是可與而不可得的,有時孟飛真恨不得這天下的富戶都是那為富不仁,該千刀萬剮的醃臢潑才,讓梁山大軍一路殺過去,讓山上倉稟個個充盈。

孟飛雖也曾派人下山四處打探,可做這情報的精細事,梁山之上還真米有這樣的人才,孟飛也是時時為此煩惱,卻不曾想打著瞌睡,便有人送來了枕頭,時至年關,一個好漢便投到了山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