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頗受好評的新任總經理陸濤,卻在二季度管理會議上遭受董事長的嚴厲嗬斥。為哪般?
情景一:
人到中年的林鬆濤擁有了一家龐大的中式快餐直營連鎖企業——噴噴香,如今在全國各地的門店不下五百家,手下員工好幾千人,在業內稱得上數一數二。然而,隨著企業進入快速擴張階段,林鬆濤越來越力不從心,亟需得力助手。直到陸濤的出現才讓他感覺,找個總經理接班人的心願仿佛有了實現的可能性。
其實,陸濤已經是林鬆濤找的第三個職業經理人了。
林鬆濤找的第一位人選是位才華橫溢、擁有完美簡曆的年輕職業經理人陳賓。然而,他上任才兩周就辭職了。因為林鬆濤當著他這位新任總經理的麵,直接命令一位負責采購的副總裁調整白糖的采購計劃,卻沒有半點和陳賓商量的意思。陳賓認為,這位民營企業家用高薪把自己請來,卻又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裏!林鬆濤則認為這個毛頭小夥子也太沒有氣度了。
來噴噴香的第二位張薑峰在業界的名氣很響。上任伊始,他就倡導大刀闊斧的改革:建議聘請一家著名的香港公司來做企業形象(C1)體係的設計,後因開支龐大而被否決;建議精簡人員,結果引發了一片混亂,最後不了了之;成立公關部門,積極與媒體溝通,自己也像個明星一樣屢屢在財經雜誌和電視台曝光。雖然這的確給噴噴香公司帶來不少公眾關注,但是也招致了公司上下元老的反感。林鬆濤同樣也不欣賞這種過於“務虛”的人。三個月之後,張薑峰也走了。
陸濤是林鬆濤找的第三個職業經理人。陸濤原來在一家著名的跨國咖啡連鎖企業擔任中國區總裁,雖然來自一家外資企業,陸濤身上依然保持了中國人謙遜溫和的君子個性,因此,林鬆濤從見他第一麵起,就頗有好感。但是,究竟陸濤適合不適合管理這個企業,林鬆濤不敢輕言,他還要觀察對方的實際表現。
情景二:
6月12日,初夏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陸濤從外地考察歸來來見林鬆濤。按照噴噴香公司的規矩,新來的管理人員前六個月都要到基層門店熟悉情況,因此,半年下來,陸濤已經跑遍了噴噴香公司設立在北方大城市的各個門店,而這一次他去的是南京和蘇州的幾家門店。
林鬆濤問:“你這次去南京和蘇州,有什麼感受?”
“嗯,這次看下來,我們噴噴香在北方市場還算是中式快餐業裏的領頭軍,但是一過長江,我們勢力就很弱了。”
“是呀,對於南方市場,我們一直都很謹慎,南方人口味更挑剔,現在也隻是在南京和蘇州做試驗。”林鬆濤歎了口氣。
“那麼,不如考慮采用加盟製來打入南方市場?我們可以利用加盟商的資金和人才,這樣一來,我們的代價會小得多,增長也會快得多。”雖然陸濤知道噴噴香公司一直堅持以直營店的方式來擴大規模,但是眼下也不妨換種思路考慮問題,采用加盟方式來實現增長也許是一種更好的戰略。
正當陸濤琢磨著如何進一步把自己的觀點闡述清楚時,電話響起,“以後再說吧,等我想想。”林鬆濤揮了揮手,讓陸濤先忙去。
“等我想想”或許是林鬆濤脫口而出的敷衍之辭,但對於陸濤來說卻意味著這個事情還有希望,還有討論的餘地。因此,當陸濤得知,不久就要召開第二季度的管理會議時,他把心裏的想法醞釀成了一個計劃……
第二季度的管理會議如期召開,當會議議程討論到南方市場的開發問題時,陸濤在心中醞釀了許久的話終於得以一吐為快:
“各位,我們都知道,以上海、杭州、蘇州等城市為代表的南方市場本來就有不少很優秀的中式快餐企業,打入這些城市不是件容易事。因此,我建議我們是不是可以采取一個新思路,采取授權加盟的方式來打開南方市場?”
或許是“加盟”兩個字太敏感,他注意到,全場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而林鬆濤投射過來的目光則尤為犀利。“我知道,我們公司多年以來一直堅持直營原則。直營門店雖好,但是對資金和人才的需求巨大,因此必然會束縛我們的增長步伐。我們去年一年才新增50家店,而如果考慮加盟的方式,那麼我們的增速必然會是目前的兩倍,甚至三倍。我們可以同時采用直營兼加盟的方式來占領南方市場。我估算了一下,如果利用加盟商的資金和人才,我們一年可以新增上百家店,那麼明年我們的規模就將達到700家門店。隻有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我們才會真正發展成為一家全國性的連鎖企業。在中國,全國性的連鎖企業可沒有幾家啊!我相信,到那時很多投行會求著找我們上市的,餐飲企業草原羊就是我們的榜樣!”
一提到草原羊,原本平靜的會議室裏立刻像沸水開鍋一樣熱鬧起來,大家興奮地討論起不久前草原羊在香港上市的事情。噴噴香公司的管理層持有公司的股份,上市是他們在私底下都向往的事情。
大家興奮不已,七嘴八舌,議論不休,此時他們都沒注意到,林鬆濤的臉色卻越來越陰沉,越來越凝重。陸濤看到自己講話引起了轟動效應,深受鼓舞,甚至忘記了觀察身邊老板的臉色,“而且對於南方市場,我很熟悉,我在原來的公司主要就是負責南方的加盟商管理……”
突然,一個暴怒的聲音打斷了他的話。“陸濤,你這是癡人說夢!隻要我還在這個公司一天,就絕不允許有加盟店。”說完,林鬆濤拂袖而去,留下一屋子人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情景三:
會議不歡而散。這令陸濤感到很丟麵子。“他林鬆濤當初請我的時候,不是講得很好聽,說什麼‘你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把公司運營的各個方麵抓起來,帶領公司上一個新的層麵’。怎麼,我剛一有什麼建議,他就立刻給我否定了?他鼓勵大家在會上要展開民主討論。怎麼,大家剛剛發表一下個人觀點,他就急了?他請我來,究竟是為了什麼?加盟製有什麼不好?自從有連鎖企業以來,就有加盟和直營兩條路,兩條路都能通向成功……”
“什麼放權,什麼民主,都是假的。現在看來要麼自己完全接受這一套,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傀儡;要麼就幹脆離開,別在這裏成為‘多餘’的人。”
而林鬆濤也鬱悶得很。“品質就是我們食品行業的一切!現在采用直營店的方式,我尚且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果打開加盟的口子,那品質就更難控製了。可是作為外來人,陸濤他就隻考慮增長和業績,隻考慮自己的名與利。我答應三年後給他管理層股權,估摸著正因為這樣所以他才一心想讓企業快速增長。可是,規模增長過快是相當危險的,不僅如此,他這種想法,還會把我的管理團隊引入歧途。這次會議,他差點就把我的團隊說動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