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土化妝品連鎖須作戰略突圍(2 / 2)

也許你會說,他們是牛的,走的是好市場,我偏安一隅,與世無爭,這也會有風險?答案是明確的,會有風險的。據有關機構統計表明,在2009年金融危機後,隨著大量農民工失業回鄉,勢必引起一定的創業熱潮。專營店加盟這種整店輸出的創業形態,無疑是他們的機遇。這無礙於他們資金少、經驗不足等弊端,但創業的激情也許給你一個無形的壓力。

殤:夢魘般的連鎖事業

個體店發展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要尋找突破口,發展連鎖業務。有專家指出,化妝品專營店在2010年內必將進行一次較大的洗牌和整合,從零散的、混亂的、良莠不齊的局麵向規模化、連鎖化發展,也就是說,強者將會更強,而弱小者麵臨的結果,或者被並購、或者被淘汰。對於許多連鎖專營店來說,是一次整合壯大的機會,這一年,肯定會有很多加盟店的店麵數量得到一個很大的突破。下麵簡要地談幾個連鎖發展方麵的問題。

首先,要給自己正名。文章在一開始就提到的化妝品專營店連鎖發展的幾個主要表征:一是到相關連鎖主管機構進行備案;二是連鎖實體市場運作三年以上,三是年銷售額在五千萬以上。隻是思量一下,你會發現,其實後麵的兩點都已經達到了,或者說更高。不過,談到相關主管機構進行備案,這還是一個盲區。這也許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通病:法製意識薄弱的緣故。名不正,則言不順。要想“體麵”地將連鎖進行下去,那還得把名給“正”了。

其次,突破管理瓶頸。一直以來,專營店的發展都受到了管理不足的局限,原因是專營店老板自身的管理能力不足,而市場上這方麵的管理人才一直也都很缺乏,很難聘用到好的人才。很多都是“山寨版”的屈臣氏,做到形似還可以,但要做到神似還是挺難的。就連鎖擴張而言,很多店家標榜說,我是做連鎖的,究其細微處才發現,老公一個店,老婆一個店,兄弟姐妹各來管幾個。先不說是不是連鎖,連起碼的人員配備都是問題,那還怎麼談發展?!

三是要係統化運作。既然想做連鎖,那就得拿出一套像樣的東西來。如果說隻是為了賺取加盟商、合作商的那些蠅頭小利,掛個招牌了事,那就另當別論。從品牌采購、店麵選擇、物流配送、消費者分析、商圈選擇、品類搭配、人員管理等等諸多進行細化,進行係統化運作。不然漏洞百出,既損害了加盟商(合作商)的利益,也讓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通盤考慮,上下權衡,不求最好,做到更好。

四是要有清晰的戰略定位。或保守過度,或操之過急,這都是發展路上的障礙。五年計劃、十年計劃乃至五十年計劃,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我是誰,我在做什麼,我將要做什麼,隻有把這些問題弄清楚搞明白,其他的事情迎刃而解。如果說是固步自封,或是操之過急,我想失去的可能不僅僅是金錢、市場,還有可能失去自我。

俗話說有錢不賺是傻子,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專營店連鎖業務的發展將給有在這方麵發展的同仁們帶來一筆不菲的財富。在發展的路上,抑或不順,抑或太順,我們都要再思量,做連鎖不僅僅要考慮自己的利益了,在更大程度上是要考慮全盤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