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逐步打開知名度之後,林佐義意識到,僅僅作為渠道絕非長久之計,供應商很快就能“師汝長技以製汝”,價格戰也會越來越激烈。因此,林氏必須尋求自己的品牌溢價,打造自己的拳頭產品。
經過仔細的市場調研,結合自身的銷售數據,林佐義發現,偏向日韓風的田園係家具深受80後淘友喜歡。於是,他聘請了有數十年經驗的大師操刀,用“模仿+改良”的模式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林氏田園家具,建立自己的品牌“標準”。結果,該係列一經推出,立刻受到淘寶買家的追捧,當月僅林氏田園沙發的銷量就突破1000件。
由此,林氏木業正式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08年底,它的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成為淘寶家具類名副其實的“老大”。
數據化營銷
創業要靠數據摸清方向,守業更得靠數據精細地運作。在林佐義眼中,前端的營銷尤其需要如此。
去年“雙11”購物節,林氏木業單日銷售額接近6000萬元,一位業務員因促成的銷售額巨大,當天獲得的提成就超過11萬元,而這一切均由係統自動結算。從最初,業務員與哪些消費者溝通過,溝通後成交的金額,付款的狀況……均由後台記錄,係統可以實時核算每個人的業績。
這套自動化係統由林佐義親自帶隊開發。平時,業務員上班打開電腦後,桌麵會自動彈出當日的第一項任務,完成後,係統再彈出新任務,如此反複。同時,每項任務的處理過程、成果都會自動遞交到上級電腦中,顯示出來。這樣,銷售過程變得透明公開,每一級管理者的電腦中都有一張實時更新的報表,林佐義和管理層可以隨時了解總訂單情況,待處理的訂單有多少,什麼原因導致處理延時……
如此,當數據在整個係統中快速流轉、共享,問題得以快速解決,任務接連不斷,業績數字的刺激曆曆在目,銷售工作的效率自然大大提升。“許多來應聘的人都想當管理者,卻不知道,在這樣的係統下,其實最賺錢的卻是基層的業務員。”林氏木業總經理馬燦興告訴記者,在林氏木業,工作一年就買房買車的事情絕不稀奇。
如果說,數據是串聯林氏銷售係統的主線,那麼,對於產品的經營而言,數據就是根本。
來自於超級數據的調查顯示,林氏木業2、3月間銷售前5的商品,平均改價5次,改名1次,平均銷售額超過22萬元。
“修正必不可少,數據則是修正的基礎。”馬燦興說道。以改價為例,定價過高,消費者不能接受,影響產品銷量;定價過低,利潤不夠,林氏不能接受。因此每款產品上線後都會經曆試價的過程,依據產品的成本、銷量、銷售速度、用戶的評價、產品的生命周期等多項數據不斷調整價格。
像最近一款熱賣的高箱儲物皮床,最初上架是2114元,因為銷售火爆,改價11次,逐漸調整為2349元,讓林氏獲得了不菲的利潤,而到了產品生命的尾端,價格則逐漸降至1479元,快速甩貨,避免庫存積壓。
至於改名,則是另一項技術活,目的是抬高產品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加大產品吸引力。例如家具風格是法式還是田園,質地是真皮還是布衣,命名中需要用這些關鍵詞提高搜索轉化率。執行時,一般按照搜索權重數據,在品名上排列關鍵詞的順序。若數據有變,且銷量遲遲無法上升,則改名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