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H3C:十年的專注(1 / 3)

H3C:十年的專注

特寫

作者:王冠

我們常常會討論一家企業的成功之道:其行業、其規模、其競爭力……對於4800名員工的H3C來說,成立10年,它一直在挑戰巨人。

H3C身上有過很多標記。華為、3Com、惠普、IToIP、企業網、數據中心、雲…… 有些標記被揭掉,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有些標記一直都在,由外而內修行到骨頭裏。“這是一家很特別的公司”,不止一個人這樣說H3C。其所經曆的、堅持的和做到的,確實都很特別。

十年

如果遇到H3C老員工,他們更願意說自己的公司有18年技術積累,就像他們還是習慣於叫公司的中文名字“華三”。2003年,華為與3Com正式成立合資公司H3C,而新公司的前身,華為數通部門此前已經做了8年的研發探索。按照約定,華為向合資公司提供技術與人才,3Com方麵提供資金和市場。這是中國高新技術公司第一次實現“以技術換市場”。

H3C在一個特別的時刻出生,抬眼望去,整個產業裏巨人林立。隨後的10年裏,它又經曆了3次資本變更,這在網絡通信廠商裏是極少見的。而有趣的是,幾次變更,似乎都與“專注”有關。

當年的華為,因為專注電信市場,剝離非核心業務,先後出售從安聖電氣到H3C等公司。H3C也因此完成了前兩次股權變更,從合資公司變成3com的獨資公司。

之後,惠普收購3Com,H3C一同被劃歸旗下。這次交易是惠普為了打造完整IT解決方案而進行的拚圖投資,所以,為了專注於網絡業務,H3C將旗下的安防監控產品線剝離,成立新公司宇視科技。

2012年,H3C年收入16.4億美元,以人民幣算,首次突破了百億元大關。

H3C第一任總裁鄭樹生曾說,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長,H3C的特長就是專注。

和一位H3C工程師聊天,他笑著說,知道為什麼叫我們“華三”嗎?因為自古華山一條路。

他說的,還是專注。

95%與5%

“麵對IT行業的本質變革,有巨人會站起,有巨人會倒下”。H3C公司副總裁王巍在2009年一次接受采訪時如是說。同年,有著110多年曆史的北電網絡宣布破產。

對於企業來說,最困難的就是對機會和趨勢做出判斷選擇。在H3C內部,有一個投資決策管理委員會(IRB)以及整套的分級評估決策組織。當公司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或者開發一款新產品時,會遵循一個基本原則:整個技術的95%是H3C已經做成熟的,而剩下的5%,又一定是有價值的。這相當於一種被量化的聚焦模式,用以保證公司發展不會偏離核心業務,同時進行合理創新。

王巍用實際開發流程做了說明,“比如要做網絡虛擬化,我們研究發現隻要在現有95%的網絡技術儲備基礎上,再創新5%,就可以實現。而它帶來的好處是能夠讓設備性能提高1倍,可靠性提升100倍。這就是我們要做的東西”

但問題同樣存在,如果要做的東西很重要,但超過了範圍,不再符合95%的標準怎麼辦?H3C的答案是,找合作夥伴。

“現在都在說跨界,但應該有一個度,專注在我們積累的和擅長的事情上麵”。王巍說,跨界和專注,不矛盾,隻要把握好這個度。

建設性焦慮

在《選擇卓越》一書中,通過對兩萬多個公司樣本進行嚴謹的科學調查,柯林斯試圖找出在不確定的環境和市場條件下,公司發展和成功的因素。最終得出的結論令人驚訝:最優秀的領導者並不比其他公司的領導者更具冒險精神、更具遠見或更具創造性;他們更恪守紀律,更注重實證驗證,更為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