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租車業的小快靈(1 / 3)

租車業的小快靈

特寫

作者:劉曉芳

中國有1萬多家租車公司,其中的大部分是中小型企業。車是重資產,錢少難做大。這些公司的傳統經營方式是長租,租給大公司,一輛車加個司機,一包一星期。屬於關係型業務,包出去的車其實很多時間是空的。

如何把全行業的剩餘資源聚合到一個平台上,再把分散的車的零碎時間用起來,進行二次高效配置?很多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但前提是,要有足夠多的用戶,並且把用戶的需求跟司機的位置和時間匹配上。周航說,“感謝互聯網,感謝智能手機,感謝APP。”這就好比草船借箭,他要借的是別人的車的零碎時間,技術的“東風”有了,看起來萬事俱備。

傳統資源的高效配置

“中國有2億台車,有多少是空著沒用的。還有多少空房子。多少閑人。都是商機。”已經是二次創業的周航越來越認識到,勞動並不是唯一產生價值的要素,“交換才是創造財富的鑰匙”。

2007年左右,天創數碼集團在專業音視頻業早已做到老大,很少有人不知道在中關村有一座著名的天創科技大廈,然而,作為兩位創始人之一的周航,在他的辦公室卻經常見不著他的人影。

“周航骨子裏有一股創業的騷動。”此時的他正跟著阿裏巴巴的曾鳴開始學做淘寶顧問,每天去看各種互聯網和電商的新項目,對淘寶的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與此同時,他還經常去讚助一些項目,其中包括一個叫做“船之行”的公益組織,主要做出租車等出行交通項目的調研,積累了大量的市場一手數據和資料。

就在那時,周航發現,國內汽車租賃業已經存在十幾二十年了,“但是非常小和零散,大多是幾個人幾十個人,每家幾十上百輛車,經營的地域也不廣。能不能利用互聯網平台把傳統汽車租賃業的資源整合起來,快速形成一個標準的服務網絡?”

在周航看來,與早期的通過壟斷性資源換取市場價值的經濟形態不同,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下麵,交換的價值是建立在對傳統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再挖掘上。“O2O解放的是經濟形態,創建的是一種共享型經濟。誰的東西不用,閑在家裏,都該拿出來共享,方便有需要的人,順便賺點錢。”

在美國就是這樣,“這個人休假去了,他給自己車裝個係統,把車放到社區停車場。然後係統安排一個要租車的人到停車場來把車開走,自動計算路程、日期,收費。等車主休假回來,賬上多了幾百美元。”

為什麼在中國不能把電子商務和傳統汽車租賃結合起來,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周航先是從天創拉來了原來負責管控和財務的楊雲,接著又說服了原雅虎CTO、阿裏巴巴技術副總的葉一火,三個人組成了一個合夥人團隊,於2010年5月成立了北京東方車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周航說,東方車雲本質上是一家信息技術公司,他們選擇了從門檻相對低的商務車租賃開始,但是一輛車也沒買,而是專心開發技術平台。“我們跟租車公司簽約,前兩年還在給每一輛車做車載終端。現在隻要在智能手機上做一個客戶端,利用已有的數據地圖和定位技術,就很容易知道每台車的位置和狀態了。”

“共享型經濟能使個人和小企業重煥青春。我們原來以為小企業會被大企業吞噬,但淘寶給了反例。小商家沒被連鎖滅掉,而是換了軌道跑得更快。你不覺得東方車雲就是租車的淘寶嗎,比的是靈活,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