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建築

封麵報道

建築這一古老的行業正站在通向未來的十字路口: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未來的建築更為低碳;另一方麵,技術和商業的不斷前行,正在前所未有地改變著建築和空間。

拋開建造不談,更多的情況下,現在的人們正依靠IT技術讓建築更智能,而這種智能化的最終落腳點,並非是通過消耗更多的碳來獲得更舒適的生活體驗,而是如何使這種體驗更低碳。

建築是城市中最主要的能耗源之一,在未來,建築從誕生、到運營、再到毀滅的整個過程,極有可能都會被人類用IT技術管理和監控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麵對的更像是一架天秤:一端是憑借IT節省的建築能耗,另一端則是IT本身的能耗,如何取舍、如何平衡,這會是一道耐人尋味的選擇題。

既然低碳是一種長期選擇,我們倒不如回過頭來思考,是什麼原因讓建築不低碳。在談到未來建築應當怎麼樣的時候,很多建築設計師紛紛將目光投向幾乎零碳的古代建築,那裏有很多美好的傳統。比如說,建築更服務於人的感知,更服務於城市的功能需要,建築與自然有更多的互動。

未來建築的方向,或許在過去。

在硬幣的另一麵,是IT技術帶來的人的行為、組織行為以及商業行為的改變,建築和空間也由此麵目全非。種種變化看似悄無聲息,卻並非無跡可尋。在接下來的十幾頁文章裏,我們正試圖表述這一由量變到質變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