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過去尋找未來(1 / 3)

從過去尋找未來

封麵報道

作者:楊誌傑 鍾嘯靈 孫泠

他在黑暗中醒來,對著空氣輕聲說出幾個指令,一片繁茂的森林出現在眼前——有鳥語,有花香,各種各樣的動物在林間追逐、奔跑。

他揉了揉太陽穴,久睡初醒,有點眩暈,智能空調模仿的森林微風拂過麵頰。對這風裏的味道,他既熟悉又陌生,有時候他甚至會以為這就是真實的森林,而非現代工業的產物;如果他願意,畫麵可以立刻切換成大海,耳邊傳來海鳥的鳴叫和層層疊疊撲麵而來的海浪……場景雖然有許多模式,但在無數個日夜後,他已經可以背下每一段劇情。他其實並不知道醒來時的外界是白天還是黑夜,如果可以支付更多的錢,在這個四麵密閉的盒子裏,他會得到新的“自然”。當然,他更渴望有一扇窗,哪怕窗外看到的不是翠綠山巒,不是在清風中搖曳的嫩草。

很多電影和科幻小說裏都有著類似的場景:未來的地球資源枯竭而科技發達,人們居住在“盒子”一樣的建築裏,生活在虛擬的自然環境中。“這種想象很極端,甚至是負麵的。”維思平建築設計助理主設計師譚善隆說,“建築師不會妥協,他會告訴人們——你肯定需要一扇窗,哪怕小一點。“

作為一門古老的行業,建築最早出現在自然之中,成片的建築組成族群、村、鎮,最終形成城市。在譚善隆看來,從古至今,人類對建築的基本需求沒有改變——在建築中吃飯、睡覺、洗澡、購物、辦公,而建築師的責任就是要為人類創造真實的空間,然後用成年累月的時間來感知是否舒適。譚善隆仍舊記得在香港中文大學建築係上學時教授所講的:醫療失敗的後果往往馬上顯現,但一座失敗的建築不會立刻得到回饋,而居住者會長期感覺不舒適。一個成功的、讓居住者感覺舒適的建築,有賴於一係列正確的決定,這些因素往往隱藏在建築背後,很難被發現。

“人”的建築

“科幻中未來人類生活在盒子一樣的建築裏,無疑是錯誤的。”在維思平建築設計董事總經理吳鋼看來,人不是機器,那樣的場景絕不是建築師所想象出來的未來,因為它缺少價值觀的引導。

吳鋼所說的建築價值觀,核心不是如何炫技,而是在日益嚴峻的自然和城市環境中,建築應當何去何從。在德國留學和工作後,吳鋼回國創建了具有德資背景的維思平建築設計事務所,有極為豐富的產業園區和高科技總部設計經驗,近20年的建築設計生涯,讓他對麵向未來的建築價值觀有著自己的理解,總結為兩個詞——服務與理性。

服務是指未來建築不僅要更好地服務於人,還要更好地服務於城市,而理性則是服務過程中不變的準則。“人的生存是有條件的,需要依賴空氣、陽光、水等自然物質才能生存,建築中的所有單元都應當以人為核心來建造——雖然這一直都是業內的共識,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做得並不好,人們並非能夠始終保持理性。”吳鋼說。

悉地國際設計副總裁、上海區域總建築師錢平分析,人們的短期需求曾經極大改變了全球各地的建築風格,比如二戰後全球範圍的大規模恢複性建設,要求設計師采用建築時間更短的現代建築,這種情況下就很難產生精品。

“20多年前上海住房最緊張的時代,一些樓房的樓板隻有6、7公分厚,當時安全問題不是最重要的,有沒有房子才更重要。”錢平說,當時這種被稱作為“稻草閣樓”的樓房都有圖紙模版,設計師隻需要按照要求選擇某個模版排圖就可以了。這是物資極端匱乏時代的一種選擇,建築對人的服務屬性被嚴重忽略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高密度超高建築群開始出現,很多奇觀式地標性建築被建造出來以展示發展的雄心、城市的地位與經濟的繁榮,這些追求“新、大、怪、異”的建築耗資巨大,能耗巨大,又過於獨立,與城市少有互動。“在經濟騰飛階段,這種建築衝動可以理解,但這樣的時代終將過去,所謂的建築奇跡也會被人們逐漸淘汰。”吳鋼說,“建築從來都不應當是城市的主宰力量,主宰城市的是人和自然,建築是服務的、是附屬。”

建築一方麵要更好地為人服務,另一方麵又不能給環境和自然帶來更大的負擔。不論是吳鋼還是錢平,在思考未來建築如何更好地服務人類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成百甚至上千年的過去。

吳鋼曾實地調研歐洲、日本老建築,“這些建築都采用成熟而通用的技術,擁有理性的建築造價,低耗能,以服務為靈魂。”在悉地國際副總裁章景陽看來,大量的傳統建築都是綠色建築,地域特色決定建築形態,比如北方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樓,這些建築的原材料從本地獲取,采用被動式節能設計,符合章景陽對於綠色建築的三點解釋:節約資源(土地、材料、能源和水);保護環境;為使用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空間。“今天的建築師和工程師應該重新檢視並發揚傳統的建築方法,從而降低對主動式設計的需求。”他說。

被動式節能技術指設計師通過非機械電氣設備幹預手段,實現建築能耗降低的節能技術。設計師在設計中,通過對建築朝向的合理布置、建築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技術、有利於自然通風的建築開口等設計,實現建築需要的采暖、空調、通風等能耗的降低,這些低碳化的設計不一定采用高科技,也不會花費太多成本,但行之有效,這也是吳鋼所認為的理性設計。主動式節能技術則指通過機械設備幹預手段為建築提供采暖空調通風等舒適環境控製的建築設備工程技術,具體指以優化的設備係統設計、高效的設備選用,實現節能的目的。一般認為,與被動式設計相比,主動式設計往往會增加建築的耗能和環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