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讓男孩懂得生活之不易(2 / 2)

在現今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父母們哪個不為“錢”途疲於奔命?而很多男孩有時卻像是旁觀者,根本不知道或者不顧父母賺錢的辛苦,隻是心安理得地躺在父母懷抱中享受。而許多父母出於愛子心切,不願讓男孩過早地了解生活的艱辛,不願讓男孩的生活中出現哪怕是一絲陰影,情願隻身為孩子遮風擋雨,但這樣做的結果隻會使男孩產生錯覺:生活中隻有陽光,隻有甜蜜,沒有坎坷,即使家裏出現經濟狀況,那也是該父母操心的事。最終父母會痛心地發現,男孩缺乏那種和家人同甘共苦的意識,而此時父母與孩子的心實際上早就隔開了隔遠了。

王女士家庭條件很是不錯,但是,她從來不嬌慣自己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們知道錢是怎樣賺來的,她竟然開著車把孩子們放到廣場上,讓他們去賣報紙。兩個小男孩就這樣各自手上拿著幾份報紙,走在人行道上,用脆生生的童音向人群吆喝:“叔叔,阿姨,你們愛看報紙嗎?買一份報紙看看吧!”而她就在車旁邊看著。

有人會認為這樣做沒必要,但這種生活確實能讓孩子們體驗到錢是怎樣一分一分地賺來的,因而孩子也就更加珍惜,更懂得感謝父母的辛勞。有了這段賣報紙的經曆,每天下班後,孩子們再也不會纏著王女士買這買那了,而是紛紛接過她的提包,給她倒水泡茶。他們再也不抱怨父母沒時間陪他們了,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所有的努力是為了將來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現在,兩個兒子都將賣報紙作為自己的業餘愛好。

3.讓孩子了解家庭經濟狀況

很多父母避諱和男孩談家庭的經濟問題,是覺得男孩太小,怕他過早地染上世俗的銅臭味,或者背上不必要的思想負擔和壓力。“經濟問題是大人應該操心的事,苦自己不能苦孩子,小孩子隻要把學習搞好就行了”成了不少父母的想法。正是這種不應有的避諱,導致了教育的真空,使錯誤的盲目攀比的金錢觀乘虛而入,占領了孩子們尚不成熟的頭腦。他們以為父母的錢來得毫不費力,花起來自然是大手大腳。

其實,既然男孩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那麼不管家境到底如何,父母都應該對男孩實話實說,這才是最明智的,也是對他知情權的尊重。讓男孩對家庭的經濟狀況有個真實的了解,參與到家庭的經濟問題中來,他就能明白父母的錢不是白來的,花起來也就不會大手大腳了。

你會教男孩嗎

在生活中,不理解父母的苦衷、貪圖虛榮、講究排場的男孩並不在少數。男孩之所以會形成這種不良習慣,其根源就在於,他們不懂得生活之不易。作為父母,有的時候不妨在男孩麵前示示弱,把自己承受的痛苦適當地告訴他,同時讓他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關心和他的幫助,以此激發他的愛心和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