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於和諧理論的供應鏈鏈內企業管理的思考
1.增強企業自身在內部供應鏈中的競爭力
供應鏈有許多其他分支,比如供應商、製造商等,在這個鏈中要有一個主導企業來領導。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包攬供應鏈的所有環節。在企業內部建立和諧的氛圍,通過加強鏈內企業的信任,各企業相互有力合作,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位置,確定相關發展戰略,從而進一步明確主業,確定核心競爭力,還可以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加強核心業務能力,保護發展自身核心優勢。由於供應鏈管理理論本身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所以更要發掘供應鏈理論的潛在作用,提高對供應鏈的認識,尤其是要加強對內部供應鏈的改進,而不僅僅是將其作為一種的簡單的操作方法。
2.對鏈內的供應鏈企業進行設計優化
以往我國供應鏈隻注重供應商與製造商的地位,忽視了其他重要的方麵。基於和諧理論,對任何處於鏈內的企業都應達到最優的狀態,各個企業之間是相互聯係的,缺一不可,才能使整體供應鏈達到最優匹配。同時規劃供應鏈的工作流程,用盡量少的時間完成盡量多的任務;在地裏布局上,合理安排供應鏈鏈內企業的分布,要集中並要能夠將加強溝通,能夠準確快速的做出反應,從而降低成本;在實際生產中,主導企業要完全統一協調企業的資源,以便將供應鏈內的企業作業一個整體,優化生產環節,從分利用整合資源。
3.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先後指出“科技發展是第一生產力”、“科學發展觀”等先進理論
21世紀是高科技發展的一個時代,也是信息產業化時代。因此,在企業中充分實現信息電子產業化,引進科學反正的理念,已經勢不可擋。完善基礎管理,提高企業現代化、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首先要在和諧理論的指導下,在供應鏈內企業中建立合理的係統,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平台為整體供應鏈發揮效應,並和各個企業建立和諧的夥伴合作關係,加強企業內部各個部門關鍵點的有效合作,有利於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同時摒棄傳統的管理方式,轉變經營觀念,主動出擊,加強和合作夥伴以及供應商之間的交流,爭取主動贏得機遇,同時要明確自身目標與責任並與利益相關者達成有效協議,促進利益共贏。根據供應鏈管理的要求,對各個企業的工作流程進行再設計,確保企業基礎管理工作有序進行,也要加強對供應鏈管理人員的培訓與選拔,具有供應鏈管理必備的技能。
實施供應鏈管理需要在企業之間建立信息係統,尤其是在各個子企業發展迅速的前提下,信息化顯得更為重要。鑒於各個企業的實力以及性質的不同,企業可根據自身條件,采用適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的信息化方案。建立信息化係統對供應鏈鏈內企業間是否能夠通力合作至關重要。
4.加強對組織結構的改革,加快組織再造,使組織盡快適應供應鏈發展模式
傳統的組織模式以專業化分工為主,具有一定的業務優勢,但是這種模式已經不能適應供應鏈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內部矛盾較大。要求企業以業務流程的規則來重新設計組織結構,提高組織的有效性並並不斷發展核心業務,減少組織風險,快速發展企業優勢從而快速占領市場。
五、總結
21世紀,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製造業提出了挑戰,信息化等新興戰略模式逐漸發展起來。當今企業最根本、跟核心的競爭就是供應鏈的管理與設計應用。所以中國企業必須拋棄傳統的管理模式,創新管理,加強與鏈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合作,達到雙贏的效果。企業的領導者要站在長遠以及企業戰略的角度,對供應鏈進行認識學習並加以結合自身實際運用,在企業的各個環節都有改進的地方,隻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才能發揮優勢資源,創造企業優秀成果。用過在和諧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供應鏈管模式,我們的企業必將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孫衍林.供應鏈管理的係統科學理論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6(08)
[2]周善成.和諧社會、和諧企業、和諧管理,《經濟師》2006(12)
[3]秦陽遠、叢林.中國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障礙分析.《江蘇商輪》2004(06)
[4]易明.基於和諧管理理論的鐵路工程供應鏈管理研究.《鐵路工程學報》,2011(06)
[5]張華芹.基於和諧理論的供應鏈鏈內企業管理研究.《天津大學》,2010年
[6]陳仁寶、崔強.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發展現狀淺析,中國民族大學
(作者單位:北京賽騰工業標識係統有限公司,北京 1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