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技術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教育的建議(2 / 2)

1.更新技能教育觀念

打破“崇拜學曆、輕視技能”的教育觀念。目前,社會上部分人認為進技術院校就讀是迫於無奈,甚至有些教師也認為自己與本科院校的教師相比低人一等。實際上,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化,各個崗位都需要不同層次的人才,技術院校的旅遊職業教育將大大優化我國旅遊教育的結構。因此,必須樹立正確的旅遊職業技能教育觀。

2.創新教學培養模式

專業課程設置適應市場需求。根據旅遊行業結構特點調整專業結構,開發新的課程。在知識結構上,應是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統一;在能力結構上,應是理論研究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統一。課程設置應適應市場需求,及時了解企業需求結構和用人規格,有的放矢地調整專業課程設置,突出技術類院校的教育特色。

選好教材,教學內容及時更新。教材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載體。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知識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也要符合時代特征,這就要求在選取教材時要遵循一定的標準:既要體現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又要體現旅遊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理念,緊密聯係產業實際。

建立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旅遊職業技能教育要求理論與實踐相互滲透,針對旅遊業崗位的要求確定實用性、實效性的實踐教學內容。技術院校與旅遊企業聯合辦學,以旅遊企業的需求和標準來進行教育、學習。通過“校企合作”,技術院校與旅遊企業相互協作,充分利用各自優勢,整合學校教育與企業人力培訓資源,可以使學生在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得到鞏固,縮短畢業生走向社會的不適應期。

3.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技術院校旅遊專業教育需要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過硬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做後盾。目前,很多教師基本是“從學校到學校”,從高校畢業直接考入技術類院校就職,沒有經過在社會或企業的實踐鍛煉,針對此類情況,應定期或不定期安排教師外出培訓學習或到企業頂崗實踐,或者邀請旅遊企業的專家、旅遊行政部門的官員到學校講座,帶來新理念、新觀點以補充學校教學的不足。

參考文獻:

[1]吳必虎,黎筱筱.中國旅遊專業教育發展報告[R].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2005(8)

[2]黃繼元.高職院校旅遊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改革方向探討[J].旅遊學刊(旅遊人才與教育教學特刊).2003(S1)

[3]許華強.旅遊職業教育必須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J].廣西輕工業.2008(7)

[4]黃亞妮.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較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4 (28)

[5]李玲,陳國生.旅遊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職業時空.2008(8)

(作者單位:濟寧技師學院,山東 濟寧 2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