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家對英文字母詞規範管理使用的決策建議(1 / 2)

國家對英文字母詞規範管理使用的決策建議

教育觀察

作者:湯玫英

摘要:本文從學術界對待英文字母詞的爭論出發,探討了國家規範英文字母詞使用的意圖,給出了國家對英文字母詞使用規範的建議,包括增加關於字母詞使用的法律規定;加強對英文字母詞的係統研究;完善英文字母詞漢化的機製;加強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管理等。

關鍵詞:國家英文字母詞規範決策建議

英文字母詞是現代漢語中直接從英文借用過來的詞,如PM2.5、WTO、GDP等。近年來,英文字母詞呈迅速擴張之勢。以《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字母詞為例,第4版收錄字母詞39個,第6版猛增到239個。《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國家正式文件和領導人的講話稿中,都出現過一些字母詞,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字母詞,比如你到醫院做B超、CT,股民炒股會遇到A股、B股,關心經濟形勢離不開GDP、CPI,生活中都離不開。”[1]許多英文字母詞甚至超出其相應的中文詞彙。“PM2.5”這一英文字母詞,就經常地出現於人們的日常交流中,出現於電視、報紙、互聯網等新聞媒體上,甚至曾經出現於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當中,出現於溫家寶總理所作的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英文字母詞是國家有關部門十分關注、專家學者分歧很大、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言現象,對其使用規範進行研究,很有意義。

一、學術界對如何對待英文字母詞爭論激烈

目前,學術界就如何對待英文字母詞主要表現為三種不同的態度。

1.支持的態度

支持者認為,英文字母詞具有符合語言學上的經濟原則、容易與國際接軌、使漢語表達形式更豐富等諸多益處,所以大力支持在漢語中自由使用英文字母詞。蘇培成、曹學林、劉湧泉等學者都從開放性和國際性的立場反對禁用字母詞。

2.反對的態度

反對者認為,在漢語中過度使用英文字母詞,會影響漢語的純潔。如傅振國認為“英語入侵漢語,危及漢字漢語的安全”[2];徐道一認為“漢字和英文字詞混用的弊大於利”[3];江賢泉、譚紅則認為過多地使用字母詞會影響到祖國的“語言純潔”[4]。

3.持放任態度

持此觀點的學者主要從社會語言學出發,認為英文字母詞應由語言的使用者——人民群眾自己選擇,國家不應該進行幹預和管理。張仰奮認為:“從社會語言學的觀點看,不同年齡、性別、職業、階層、地域的人群,由於各不相同的原因,可能選用不同的語言符號,這是語言使用者的自由,人們無可厚非、無法限製”,“有人提出對字母詞的使用要加以限製,有人主張成立專門機構對其進行管理,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甚至是徒勞的。”[5]胡明揚認為:“語言學界關於這個問題(指字母詞,引者注)的爭論會長期進行下去,但是不會有什麼結論,對廣大群眾大概也不會有多大影響,這個問題最終還得由使用漢語的廣大群眾來作抉擇,他們的裁定是最終的裁定,語言學家沒權說三道四。”[6]

這三種態度各有道理,沒有權威,讓人莫衷一是,無所適從。麵對英文字母詞使用泛濫的情況,國家應該站在維護國家語言的規範和健康發展的高度,對英文字母詞的使用進行規範。

二、國家有關部門規範使用字母詞意圖明顯

2010年,國家有關部門就已經開始注意漢語中的英文字母詞過度使用問題,並對字母詞的使用提出了初步的規範要求。這些部門包括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國家語委、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等。

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印發的《關於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中,要求“製發公文時一般不得使用字母詞,確需使用字母詞的,應在文中首次出現時以括注方式注明已經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審定的漢語譯名”。[7]教育部、國家語委發文要求“增強依法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慎用字母詞的意識”。[8]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在電視節目中進一步規範用語,不能使用NBA、F1甚至GDP等英文縮寫詞”。[9]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中要求,在漢語出版物中,禁止出現隨意夾帶使用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等外國語言文字。[10]

國家不同部門的文件規定,有的是“一般不得使用”,有的是“慎用”,有的是“不能使用”,有的是“禁止出現”,意圖都在對英文字母詞的使用進行規範。但是,目前還沒有英文字母詞使用的權威規範。國家的語言政策決定國家的語言走向。在關於英文字母詞爭論如火如荼的今天,到底如何對待英文字母詞,作為國家機關應當通過一定的方式表明國家的態度,顯明正確的導向。這是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也是國家的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