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聞從業者素質提升研究(1 / 2)

新聞從業者素質提升研究

公共管理

作者:吳寶娟

摘要:新聞從業者需要提高隊伍整體素質,這就需要做好從業者教育培訓。而當下的培訓內容陳舊,與實際工作脫離,培訓手段單一,不適應新時代要求。本文即探索提高培訓效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聞從業者 素質提升 有效培訓

當今社會高速發展,業界競爭日益激烈,各行各業都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迫切需要建設一支能緊跟時代發展、適應多方位需求的高素質的從業隊伍,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持。作為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的有效途徑——做好從業者教育培訓,可以說是最為適用、經濟的選擇。

一、信息時代對從業者的新要求

信息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知識不斷更新,從業者的學習“充電”絕不可能一勞永逸,不適時進行教育培訓,就會跟不上時代步伐,難以勝任工作需要,新聞從業者更是如此。新聞職業政治性、政策性、導向性強,因而麵對著更高更嚴的要求——

1.要有正確的理論武裝

新聞職業的特殊性,決定著從業者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來指導新聞采編實踐。用正確的導向、真實的報道、有力的“聲音”,引導人,教育人,鼓舞人。

2.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

打鐵還須自身硬,新聞從業者不僅要有紮實的業務能力,還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不僅要做“專家”,還要成為“雜家”。職業使然,新聞從業者涉及的領域廣、層麵多,廣博的知識儲備才能使其在采編工作中“遊刃有餘”,把握各領域特點和發展趨勢,有能力從紛亂的表象中抓住本質和要害,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報道,避免以淺薄的認識、錯誤的闡釋誤導人,甚至造成負麵社會影響。

二、從業者教育培訓的意義

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講,從業隊伍教育培訓是指企事業單位為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采用各種方式對從業者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的管理活動。其目標是使從業者在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文化知識、專業技術和實際能力等方麵能更好地勝任現任崗位要求及未來工作需要。

1.是新聞單位長久發展的需要

從業者教育培訓是現代人力資源開發的基礎,也是立於競爭不敗之地的一大法寶。新聞單位應當把其作為一項日常工作和基礎建設,對接自身發展需求,並從戰略的高度來看待和實施。

2.是從業者提高素質、獲得更好發展的需要

繼續教育培訓對於新聞從業者掌握先進的新聞理論和知識、提高職業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對於新聞從業者來說,伴隨著職業生涯的教育培訓必不可少且尤為重要,必須緊跟時代發展、形勢變化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

三、教育培訓應涵蓋的內容

1.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必不可少

新聞從業者應深入學習貫徹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以及政策法規、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等。有了這些理論“武裝”,看問題、分析問題才有正確的立足點和標準,才能正確指導采編實踐,站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基礎上,客觀公正地從事新聞報道,擔起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2.業務學習與提升重在學以致用

為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而不被淘汰,隻有不斷地更新知識、提高技能。一方麵要以提高新聞業務素質為主體,不斷吸納新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另一方麵要麵向實踐,“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提高實踐和創新能力。要圍繞怎樣更好地把新聞報道做精、做深、做透,來培訓新聞采編實戰技巧,做到學以致用。

3.所涉獵領域的知識儲備不容忽視

除新聞理論及實戰經驗外,新聞從業者還應進行形勢教育、國情民情教育及現代科技、經濟管理、金融財政等多方麵知識培訓,並應深入所報道的領域,踐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

四、當前教育培訓存在的誤區

1.認識不夠,缺乏基本保障

“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簡單地視教育培訓為辦辦培訓班而已,這樣的狀況在新聞單位並不少見。此外,還存在著經費投入不足、設備配備不到位等問題,師資力量、保障機製等也都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