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新時期軍隊人力資源管理製度研究
公共管理
作者:李濤
摘要:軍隊人力資源管理製度是一個包括招募、調配、培訓、激勵、考核評價、退役等在內的、具有很強整體性的製度體係。本文通過歸納總結新時期軍隊人力資源管理製度建設的總體情況,科學分析其與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進一步調整改革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軍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二十一世紀以來,國際戰略格局和戰爭形態發生重大變化,世界軍事領域發生深刻變革。為“適應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和我國發展新要求,推進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軍事管理創新”,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著眼有效履行我軍曆史使命,通過加強我軍軍隊人力資源管理,逐步適應社會利益關係的調整和軍隊政策製度的創新,適應軍隊技術構成的深刻變化和知識密集程度的提高,更好地集聚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調動官兵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不斷增強軍隊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一、新時期軍隊人力資源管理製度建設的總體情況
新世紀之初,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國防和軍隊建設實際,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指導方針,切實有效履行我軍曆史使命,不斷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緊緊圍繞建設高素質的指揮軍官隊伍、參謀隊伍、科學家隊伍、技術專家隊伍和士官隊伍,突出培養人才、提高素質這個核心,出台了一係列加強軍事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製度,為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征募製度方麵,2005年頒布《文職人員條例》,實行文職人員製度;2008年頒布實施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招生暫行條例》,2010年又頒布實施了《國防動員法》。在調配製度方麵,2002年起施行新的《現役軍官職務任免條例》,2009年出台了《軍隊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程序規定》,2011年並重新加以修訂。在培訓製度方麵,2000年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了《關於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幹部製度的決定》;2007年,中央軍委出台了推進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的四個政策文件,逐步建立起完善人力資源培訓體係。在考核評價製度方麵,2006年頒布實施《考核與考試相結合選拔領導幹部辦法》,2008年至2010年建立了指揮軍官、參謀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考核評價製度。在激勵製度方麵,2005年建立士官優秀人才獎,2006年又設立和實施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參謀人才獎,同年頒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人才獎勵規定》,設立軍隊專業技術人才獎和獎勵性津貼,2007年又頒布《軍隊吸引保留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規定》。在退役製度方麵,針對退役安置遇到的安置工作秩序不規範、自主擇業待遇保障落實難、管理服務機製不健全等問題,2001年頒布了《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暫行辦法》,此後又於2007年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的意見》,2011年頒發了《退役士兵安置條例》,進一步規範轉業安置辦法,完善退役機製。
二、當前軍隊人力資源管理製度與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軍隊人力資源的各項製度不能形成一個有效的係統
我軍人力資源各項製度都是由各個部門製定的,在實施過程中也是相互分離的,從而導致人力資源的征募、培訓、考核評價、激勵和退役等工作不能協調一致的進行,使得人力資源配置不夠合理,難以統一的調配。
2.征募和培訓製度不能適應軍隊信息化轉型
我軍現行的征募、培訓製度,大部分是對機械化條件下人才隊伍建設的經驗積累和規律反映,許多方麵已經不適應信息化條件下人才隊伍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官兵科學文化素質特別是信息化素質偏低、能力偏弱,新型作戰力量和關鍵領域人才不足,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和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緊缺,極大的製約了軍隊信息化轉型。
3.薪酬激勵製度不能反映軍人職位特點和能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