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形勢下物流業發展的思路與趨勢
公共管理
作者:孟欣欣
摘要:當前,伴隨經濟全球化以及世界範圍內服務經濟的發展,物流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部門正處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階段。其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被譽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加速器。2014年兩會將發展物流提上了日程,物流業若抓住此機遇將會對中國物流業的發展將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兩會 中國物流 發展機遇
一、政府及全國人大工作報告之物流機遇
1.物流行業穩步發展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為7.5%左右,經濟形勢的穩定有利於促進物流行業的發展。2013年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9.5%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左右,均快於同期GDP的增速。因此,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為7.5%左右,必將在物流方麵促進物流業的發展,保持物流行業穩定的發展。
2.向深化改革要動力,改革是最大的紅利
政府改革的決心也將推動物流行業的發展。物流行業作為我國大力提倡發展的服務性與保障性行業,必將推動物流行業的結構調整,同時也會對高端物流、綠色物流等符合時代特點的物流細分行業加大改革與支持力度,避免“短板效應”。
3.物流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政府報告中提到從國際產業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從城鄉區域不平衡向均衡協調邁進,這意味著物流結構的調整和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長期以來,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處於價值鏈的最低端,在物流方麵增值服務單一、服務水平不高。因此,隨著國家戰略的確立,以及外需市場的改善,物流業必將向著供應鏈中高端環節發展,在國際物流中占據有利地位;而在城鄉問題上,未來的農村市場將是物流行業的一塊大蛋糕。
4.推動稅收製度改革
把“營改增”試點擴大到鐵路運輸、郵政服務、電信行業,進一步擴展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範圍,減輕企業負擔。中國的物流行業中大部分都是小微物流企業,運行成本高,利潤薄弱,如果加上稅收負擔,就難以存活。隨著國家稅收製度的改革,擴展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範圍,必將促進減輕小微物流企業的負擔,推動物流行業的升級。
5. 深化金融體製改革
深化金融體製改革,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的澆灌小微企業。物流行業一直麵臨資金不足的狀況,特別是小微物流企業對於資金的需求特別旺盛。但是由於小微企業實力不強,用來做抵押的固定資產不多,因此在與銀行的博弈中基本沒有議價權,要拿到資金是相當困難。因此,深化金融體製改革,並使資金傾斜到小微企業有助於物流行業的發展。
6. 實施鼓勵進口政策
實施鼓勵進口政策,增加國內短缺產品進口,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國家實施鼓勵進口政策,必將推動國家物流需求的上升,特別是國內短缺產品的物流,在新的一年將會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7.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未來的物流行業必將是信息化的物流,隨著信息化、移動通信以及大數據的發展,物流行業應該抓緊機遇,著力關注此方麵相關信息,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必能占據有利地位。
8.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戰略的優先位置,加強公路、鐵路、鄉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基礎設施有利於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間接上也能推動物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