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聲樂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學術論壇
作者:易秀華
【內容摘要】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奠定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文章主要對高師聲樂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高師聲樂教學 自我學習 能力
自學能力指獨立、自主地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包括獨立思考能力、獨立閱讀能力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自學能力對提高學習效率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也是當前素質教育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高師聲樂教學中教師較注重指導學生技能訓練,容易忽視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導致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主動思考、不主動鑽研,學完一首作品後等著老師布置歌曲,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在高師聲樂教學中,挖掘學生的自學能力、調動其學習主動性,以及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改革是關鍵。
一、高師聲樂教學中自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高師聲樂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實現學生自我知識更新的需要
當今社會發展飛速,知識更新日新月異,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必須依靠知識的不斷更新。學生畢業麵臨逐漸脫離老師的指導,要獲得新的知識,必須靠自我不斷學習。如在實際工作中,學生常碰到要教的歌曲自己原來沒有學過,如果把這些從未接觸的作品教好,是需要學生自己去了解、分析、研究作品,梳理出知識要點,最後做到知識內化,實現獨立獲取新知識。實現這一目的要有良好的自學能力。
2.高師聲樂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聲樂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實際聲樂教學中,常遇到一些學生學習很盲目,不知道自己該唱什麼歌曲,每次都是老師布置作業,學生看似很努力,但往往最後收到的學習效果卻很差。如果教師從學生聲樂學習的初級階段就能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課堂教學注意引導學生如何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作品、如何學會研究新作品,經過一兩年的學習,學生就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較強的學習能力。學生對老師的學習依賴性也逐漸減弱,能直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3.高師聲樂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奠定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更好地適應就業需要的基礎
古人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人的終身發展看,在大學階段教會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遠比單純地提高演唱技巧的意義更大。如果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就能夠科學地運用這種能力指導實踐,拓展自己的知識麵以適應將來工作中麵臨的各種情況。
大學階段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各方麵思想意識逐漸成熟,在這一時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重要意義,也是奠定其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從一定意義上說,自學能力更是一種優良的個人品質,作為高師聲樂教師,一定要認識到自學能力對學生的重要意義,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重視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
二、高師聲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高師聲樂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具體可通過以下幾方麵提高。
1.加強預習環節,避免灌輸式教學
預習是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環節。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從一開始就要抓好這一環節,多讓學生主動思考。教師要善於給學生預留作業,對每首作品明確規定學生應該自己完成的範圍,包括準確掌握歌曲音準、節奏、旋律;了解作品創作背景;了解作曲家創作風格;總結出作品的演唱難點及重點等,這都要求學生自己完成,避免教師主動灌輸,並在課堂教學進行前提問、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在學生掌握好上述基本內容後,再由點到麵拓展他們的知識麵,補充講解被學生忽略的知識點,輔助學生突破演唱難點。